品牌中国,有质才会赢

12.08.2016  19:20

  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发生深刻变化,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消费拉开档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那里,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压倒了对价格的考虑。国货满足不了需求,大家就到国外买洋货,近两年每年国人出境“扫货”的花费都在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这还没算上网上“海淘”。(《人民日报》,8月8日)

  出境“扫货”和海淘的资金量之大,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意料之中。舍近求远的购物风潮,外在的原因是国外品牌的吸引力,更深一步的原因却该是自身产品的不尽如人意。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抓质量,才能出品牌,我们的国货才能于一众洋品牌中脱颖而出。

  中国质造,离不开创新技术。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曾经提到“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必须看到,我们有一部分企业的决策者是“短视”的,“只让驴拉磨,不给驴吃草”,不舍得在科研投入上下功夫,坐吃老本,又如何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中站稳脚跟?没有创新科技的支撑,产品质量上不去,自然就输掉了先机,也失去了市场。

  中国质造,同样更离不开诚信。近年来,从“地沟油”到“三聚氰胺事件”,我们的食品安全领域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与技术水准无关,却直指经营者的诚信缺失。诚信,考量着一个产品一家企业的底限,当底限都丢掉的时候,何谈质量?品牌建设则更是“空中楼阁”。信任一旦被破坏,要修复就要付出更大的时间和经济的代价。可以说,近年来洋品牌的越发吃香,与国内的一部分企业诚信缺失,引发的民众对国内品牌不信任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的企业,只有抓住了创新和诚信,才能抓住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我们才能从“中国制造”转身而成“中国质造”,才能铸就品牌强国。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品牌中国”的未来可期,从“老干妈”到“微信”,从国产手机到无人机,我们产品正在大踏步地走出国门,我们正有无数的有识之士朝着“品牌中国”的道路奋勇前行。(马尾区委文明办,陈晓燕)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