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要道“老黄牛”

31.12.2014  00:18

  “吱——砰!”不久前,在324国道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内,伴随着剧烈的刹车声和巨大的碰撞声,一辆红色重型货车狠狠地撞在了一辆交通执法车上。瞬间,执法车右前方被撞得面目全非,玻璃渣四处飞溅……这是台商投资区交通综合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遭遇的又一起暴力抗法事件。

  执法大队大队长杨山水告诉记者,324国道台商投资区内的16公里路段是漳州通往厦门和泉州的“咽喉”,车辆的日均通行量达4.7万辆次。然而,人员少、工作量大、经费短缺、危险系数高,为治超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据了解,队中的7名治超队员,平均年龄已达54岁,堪称交通执法队伍中的“老黄牛”。

  在治超任务繁重的同时,如何应付横行的“车托”也是“老黄牛”们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蹲守在台商投资区辖区各重点路口、路段和执法大队周边的“车托”约有30余人,阻挠执法、暴力抗法事件层出不穷。对此,执法大队建立起“6+1”、“白加黑”等工作机制,白天联手公安打击超载,深夜出击与“车托”周旋。秉公执法的“老黄牛”们,阻碍了“车托”的生意,因此人身安全也时常受到威胁。杨山水说,那段时间他回家路上十分小心,绕路甩掉“尾巴”成为了平常事。

  不过,让“老黄牛”们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努力,辖区内的治超工作已初见成效。货车的超载现象大幅减少,抗法冲卡行为得到控制,道路安全、通畅得到有效保障。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该执法大队实现了行业管理“零事故”,治超工作力度、成效位列全市之首,并于去年被福建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评为“优秀大队”。

  (特约记者:薛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