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一咖啡屋暗藏桃色陷阱 3名酒托被批捕

14.06.2014  14:45

  □东快记者 黄妍 通讯员 林宙峰 傅桢桢

  三名年轻男女经过合计,想出了用酒托下套的“赚钱妙计”——他们合伙开了一家咖啡屋,在婚恋网站以交友的名义和男性网友取得联系后,将男性网友带到咖啡屋消费,从事酒托诈骗,共计获利12万元。

  这样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但由于取证等问题,常常让酒托逍遥法外。但这回他们终于栽了。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日前,福州仓山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捕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张某某、杜某某。

   酒吧消费遭遇“美人计”  晕乎乎买单刷掉9600元

  此前,福州的许先生曾在一家婚恋网站留下个人信息,后来一名陌生女网友“小静”联系上了他,经过几次网聊,今年4月,二人约定见面。

  “小静”将约会的地点选在了福州仓山区金山大道附近,二人先是散步聊天,走了一会,小静提议找家店接着聊,随后她带着许先生来到了一家咖啡屋。进店后,小静娴熟地点了一些果盘、小吃,边吃边聊,两人越聊越投机,这时小静又建议,“要不我们喝酒吧。

  最初,服务员送上来的都是300元、500元左右的酒,每点一次酒,许先生就刷卡消费一次,因为刷卡都是分次进行,许先生最初也没在意花了多少钱。

  慢慢地,小静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所点的酒的价格也越来越贵,看到许先生稍有些皱眉或是犹豫的样子,小静就佯装“善解人意”,说“还是我来刷卡吧。”这又让许先生觉得自己不够“绅士”,只能一次又一次买单。

  约会结束后,许先生回家一算,居然共花掉了9600多元,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觉得遭遇了骗子,随后向公安机关报警。无独有偶,今年5月,吴先生也在这家咖啡屋消费了9200多元并报警。

  2014年5月5日,民警在咖啡屋内抓获马某某(男)、杜某某(女)、张某某(女)三人。

   分工明确步步设套  200元的葡萄酒卖2380元

  经查,马、杜、张三人交代了诈骗过程始末。2014年4月中旬,他们在微信群上聊天,其中有人提议,以交朋友的方式骗男人到店里喝酒消费来赚钱,很快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随后,几个人盘下了仓山区建新镇金山大道的一家咖啡屋,几个人的分工也很明确,马某某负责看店,张某某和杜某某则负责去外面找男人到店里消费。

  马某某以低价购进葡萄酒,以高价卖给客人,15元的葡萄酒卖298元,40元的葡萄酒卖498元,100元的葡萄酒卖1388元,200元的葡萄酒卖2380元,为让客人多消费并赚取更多的钱,马某某还在红酒中一比一地掺了雪碧。

  而张某某、杜某某专门负责收集男性网友的信息,并通过电话约男网友见面,见面之后,就将男性网友带到咖啡屋中坐坐,如果男性网友不愿意到咖啡屋中坐的,她们就会借故离开。

  张某某、杜某某等人还利用男性网友都爱摆阔的特点,点一次酒就让买一次单,让男性网友不觉得贵。张某某、杜某某等人有时也故意自己买酒请男性网友喝,以降低男性网友的防备心理,而且男性网友也不好意思不付钱了。经调查,从2014年4月20日至2014年5月5日,马某某、张某某、杜某某等人共获利约12万元。

   提醒

  网络交友多留心 发现上当及时报警保留证据

  检察官介绍,就本案来看,马某某等三人的行为,从盘下咖啡屋到网络“钓鱼”交友见面、消费,从主观上可以说是有预谋的,其次,葡萄酒被以高于自身价格10倍以上的金额出售,非法获利12万元,三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涉嫌诈骗。

  对此警方提醒,网络交友须谨慎,要多掌握一些对方的底细,见面后对方指定去餐饮娱乐场所消费,可试探性地提出去你熟悉的地方,如对方坚决不同意,则要提高警惕。如果在消费过程中,女方“只选贵的”,那么就要多留心,切忌“死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