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的“交战”
海都记者蹲守省立医院心内科,直接心脏支架手术
“穿针引线”的难度远比想象的大。为打通老林堵塞的血管,郭延松和林峰反复看着影像,更换不同导丝不断尝试
比起外科手术室“刀光剑影”的豪迈,心内科的支架手术看起来更像是“针线活”。不少人好奇,心脏支架这个耳熟能详的器械,是如何从手腕上的一个小缺口,放进心脏血管中去的呢?
其实,这个“针线活”并非深闺绣花鸟,而是一场命悬一线的“交战”——这些为心脏供血的血管有时堵塞得只剩下一线,手术一旦有个闪失,常常就危及生命。昨日,海都记者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内三科里,近距离接触了支架手术。
身披“铠甲”:负重30斤站立数小时
医生的时间是按秒计算的。早上8点半,心内三科医生郭延松等人已巡查完病房,来不及喘口气,一组人就奔向二楼导管室。
明亮的灯光下,已经有一名病患老林躺在手术台上。老林血管再次出现堵塞,必须再做一次支架手术,把血管打通。心脏介入不像传统的外科手术那样要“开膛破肚”,而是通过细小的导管,经血管到达病变部位,由此进行操作,完成诊断和治疗。
旁边的造影机已准备就绪。“红灯亮,就是机子启动,有辐射,心脏介入手术的医生需要穿防护服。”郭延松一边提醒记者,一边看着同事们“全副武装”。记者迫不及待地想体验防辐射服,可穿起来才知道“分量”:铅制的围裙、背心、腰带、围脖、帽子、面罩等,加起来重达三四十斤,全部都要穿戴好,上手术台犹如穿了一身古代的铠甲。
“人体的血管是通向心脏的天然通道,而介入手术就是沿着血管进入心脏而完成的。”郭延松说,造影机的X光技术给了医生一双“透视眼”,通过造影可以看清极为细小的血管,但每次都是一次射线的释放。“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医生是损耗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患者的健康。”
从影像上看,这根血管被堵得只剩“一线”,医生要用细如发丝的导丝建立轨道,植入支架,打通血管
医生更换不同导丝不断尝试
从造影机上看,老林这次堵塞的血管已几乎看不到末端。“你看,只剩下一丝血液通过,仿佛一根线。”郭延松说,如果血管完全堵塞就很可能要了人命,医生经常称这种情况为“命悬一线”。
“血管堵塞就好比隧道塌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通这个隧道。”郭延松解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通道进入血管。最常见的是选择手腕上的桡动脉或者大腿内侧的股动脉。有趣的是,血管内并没有类似皮肤上的痛觉神经,因此血管内操作不会引起疼痛。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这么长的管子进入心脏会非常疼痛,其实不必担心。”
医生通过导管,在距离病变部位约1.5米的位置,操作细如发丝的导丝通过“隧道”,进而建立轨道,最终植入支架打通血管。冠状动脉狭窄时,留给医生的通道远比普通的针眼小,甚至没有,因此说是“穿针引线”,可实际的难度远比想象的大。“一旦判断错误,‘针’(导丝)可能穿出血管。”
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断努力,导丝终于通过了病变区域,进入了远端血管,大家松了口气。
限时作业:导丝“引球”“打气”撑起血管
顺着导管,医生将一个包裹了金属支架的球囊送入病变部位的血管,将球囊充气,用大约10倍大气压的压力将金属支架撑开。这样,病人的生命“隧道”就被打通了。这时已是中午12点30分,一组人马已站了四个小时,送到外面休息室的午餐早已没了热气。
“支架安放好便会保持形状,支撑住狭窄部位。”郭延松刚说完,就接到急救中心的紧急电话:“有一名从福清送来的急重病人,急性心肌梗死!”
从福清送来的突发心梗病人姓李,36岁,突发胸痛,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发病至今5小时。对于这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治疗上医生经常提到一句话:“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类病人一般要求在12小时内再通闭塞血管,越早开通血管,恢复心脏功能的成功率越高;但由于身体的“发动机”——心脏出问题,手术风险也较大。急诊支架手术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由于心肌梗死常发于夜间和凌晨,对医务人员的技术、体力和奉献精神都是巨大考验。
“所以,这类病人的治疗更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过程。有的人平时没啥症状,但一遇到爬楼梯就胸闷气短,就值得警惕。”一边郭延松对家属交代着,另一边吴志勇医生立即“披挂上阵”,开启急诊手术模式。手术持续了约20分钟,血管顺利开通,患者胸痛症状迅速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术后再次仔细和患者及家属嘱咐了一番,时间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
记者看到手术安排表上还有10台手术。大家围坐在手术室旁的会议室里简单地扒了两口饭,外面急诊室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海峡都市报10月21日第A09版 记者 江方方/文 毛朝青/图)
忙了好几个小时,出了手术室,医生才能坐下伸个懒腰
连续手术下来,送来的饭菜早已凉了,心内科医生们只能随便扒几口,就继续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