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周恩来用政治进攻 缝合国共合作裂痕

05.09.2014  10:48

抗战期间,身在重庆的周恩来与《新华日报》、《群众》周刊部分同志合影

抗战期间,身在重庆的周恩来

1939年6月25日,周恩来为抗战两周年题词,以鲜明态度反对国民党反共政策

  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适应新的形势,同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设在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设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代表中央与国民党就国共合作直接接触。

  1939年1月,南方局于重庆成立,从此担负起了维护国共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凝聚革命力量,实现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路线的历史使命。

  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虽仍声言要“坚持抗战到底”,但其政策的主导方面从积极抗日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于是,国民党对国共合作的态度也由团结抗战转向“溶共、防共、限共、反共”,不断制造摩擦,一次次掀起反共高潮。特别是在国统区,国民党顽固派实行特务统治,军警特宪横行,肆意囚禁和杀害共产党人、爱国人士和进步群众,制造多起流血事件。

  “国民党的这些行径,与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密不可分,国民党顽固派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刘志平介绍,这一阶段,在日本的政治诱降和英美对日侵略采取的绥靖政策下,加之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倾向明显增长。

  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共中央领导层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坚持“一定不要破裂统一战线,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