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美术系师生为97周年校庆作画 刻画校主校长魅力

04.04.2018  11:07
陈列馆展出校长们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像。(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 新浪
陈列馆展出校长们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像。(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照相写实主义

  肖像作品展

  ●时间:4月3日至10日

  ●地点:厦大艺术学院美术陈列馆

陈列馆展出校长们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像。(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陈列馆展出校长们的照相写实主义画像。(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昨日起,厦大艺术学院展出厦大校主陈嘉庚以及11名校长的肖像――它们看上去是照片,却是这所高校美术系学生用油画笔画出的有如照片一般的人像。

  在厦大艺术学院陈列馆展出的这一展览,其实是厦大美术系一门名为“照相写实主义油画课”的学生作品。

  教这门课的厦大美术系教授袁敏说,4月6日是厦大97周年校庆,这是我们送给学校的生日礼物。

   为何画校长?这是一所大学的象征

  厦大美术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上“照相写实主义油画课”,它是厦大精品课程。以往每年上课,学生就自己画自己,去年,袁敏开始筹划画厦大校主和历届校长。

  袁敏说,国外百年老校的图书馆或重要场所,通常会挂这所学校历任校长像或名人校友像,这是一所大学的象征。

  厦大97年历史上,总共有11位校长。本学期的“照相写实主义油画课”,袁敏给27名学生布置的任务是:画校主陈嘉庚和11位校长。

   难点在哪?有的校长只找到一张照片

  上学期末,袁敏和他的学生就开始通过图书馆、网络,搜集校长们的照片。困难比想象的多,一些老校长的照片资料奇缺,翻了个底朝天,有三位校长居然只找到各自一张照片,包括首任校长邓翠英、“最有个性的校长”汪德耀以及“从革命家到教育家”的校长曾鸣。

  不过,有的老校长倒是留下不少照片,却也不见得容易,一方面是过去的校长都只有黑白照片,像素根本不够,只能参考多张照片来补足细节,例如,有的“”颧骨,有的“”眼睛。

  最近几任校长虽然不缺乏照片,但袁敏会从中挑选出最符合大学校长气质的照片。

  袁敏承认自己有“私心”,在抗日烽火中出任厦大校长的萨本栋,被认为是“为厦大累死”的,他留下不少照片。袁敏挑了很久,就是为了挑出一张能反映出萨本栋鞠躬尽瘁略显憔悴的照片。

   怎么画?给黑白照加色彩,有时还加皱纹

  27名学生来自大三和研究生一、二年级。厦大美术系研二学生郑超煌负责修饰照片,他说,这可不是美图,有时候还得加皱纹上去。

  这是因为以前不少老校长是黑白照片,看不清脸部细节,郑超煌负责给老照片导入色彩,有时还得加点皱纹,但是,脸形、五官,绝不做调整,换句话说,这一程序其实是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原型。

  学生们每周画四天,每天画四个小时以上,这样的工作节奏持续五周,每位校长的肖像大约1.1米高,0.82米宽。袁敏说,这还是考虑到以后收藏的需要缩小的,否则,“照相现实主义”的画都是巨大,有的头像比原头部大十倍,面部连汗毛孔等都丝毫无异地画出来。

  即使肖像不够大,但因为要画出细节,也得“一格一格”地画,厦大美术系研二学生句江涛形容说,每天只能画一张名片大小。

   效果如何?连头发丝和“雀斑”都画出来

  出人意料的是,最近几任校长,反倒不是最容易画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照片的像素更高了,反映出更多细节。

  昨天展出的最近几位校长的肖像,一根根头发丝都清晰可见,前任校长朱崇实额头前夹杂的几根白发,也被画出来,还有的校长脸上的斑,也“无一幸免”。

  最意外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一位校长戴着的领带,图案是由五颜六色的格子组成。句江涛说,我们也得一格一格地画。

  今年的“照相写实主义油画课”,除了画出校主和校长,学生们还有意外收获。厦大美术系大三学生林增玲说,在画之前,我们会去搜索校长们留下来的故事,突然感觉自己增加了许多对学校的了解。

   解释

   照相写实主义

  照相写实主义是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顾名思义,画者不外出写生,几乎完全是照着照片来画。

  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比起照相机有过之而无不及,真实到什么程度?有人说,简直是“人肉扫描机”。袁敏说,不要问“画出来的,和照片像不像?”它就是一模一样。

  不过,如今有了高像素的照相机,为什么还需要照相写实主义?有很多说法,譬如,人们认为,照相现实主义的魅力在于: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