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周宁:推进移风易俗 涵养公益文明新风尚

05.07.2019  21:55
       

  周宁县干部走村入户宣传移风易俗。 

  “我走后丧事要简办,不开追悼会,不搞繁琐家祭,不能违反八项规定;交最后一次党费2000元;从丧葬费中取出1万元捐给贵州省黄平县的慈善机构。”这是周宁县狮城镇82岁的老党员张国珍离世时留下的一份特殊的告亲友书。 

  张国珍老人的遗愿,是周宁人从争相攀比斗富转变为热衷慈善公益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周宁县持续聚焦婚丧喜事中讲排场、比阔气的陋习,按照典型带动、叠加宣传、强化督查等方式大力倡导节俭之风、朴实之风、文明之举,切实推进了移风易俗涵养公益文明新风尚的实现。 

   吹奢侈歪风 让人心累不已 

  地处福建东北部的周宁县,是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但与许多地方一样,这里传统风俗根深蒂固,酒席大操大办,还形成了攀比之风,婚丧喜庆逐渐由民间习俗演变为攀比、斗富的平台。 

  “结婚要10多辆婚车,三四十桌酒席,食材高档奢侈;丧事有戏班、戏台,绵延数百米的送葬队伍‘招摇过市’。”周宁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如此风气,让群众苦不堪言。 

  “酒席、烟酒、鞭炮……一场仪式办下来一般要三天,花销都要三四万元,多的甚至十几万元。”说起曾经红白事铺张办理的状况,周宁县三门桥村党支部书记陈家长记忆犹新,“有的人家经济并不宽裕,但为了‘撑面子’,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借钱办事。” 

  “每年挣的钱全都随礼了。”周宁县泗桥乡杨厝边村村民刘夏珍回忆往年的“人情账”,感慨不已。结婚、生子、周岁、搬新家、丧事……各种人情礼节应接不暇,每年光这一项支出就要将近2万元。 

  虽然“心累不已”,但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家只能心里苦、脸上笑,十分无奈。农村人情往来频繁,你5桌我10桌,奢侈歪风越吹越大,村民们负担越来越重。由此造成这样一种局面:政府鼓励移风易俗,村民们也盼望移风易俗,但碍于人情,很少人敢带头。如何破解这种局面呢? 

   定村规民约 为红白事“瘦身” 

  “大家都不喜欢攀比,只是先前没有人打破这个惯例。现在村里带头,我们都很支持。”三门桥村村民陈华针说,“人情债”少了,大家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为了遏制婚丧嫁娶不良风气,2012年,三门桥村实行红白理事会制度,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为红白喜事“减肥”——不超过15桌,每人包100元红包,回礼30元……事无巨细都作了详尽的规定。“目的只有一个,压下大操大办的歪风,帮村民捂紧钱袋子。”陈家长说。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严重,很大原因在于攀比之风盛行。要想改变这种陋习,还得从群众的思想观念抓起。”周宁县监委委员陈海森介绍。 

  为此,周宁县发挥村委会、宗亲互助会、祠堂董事会等作用,结合村情民俗,成立红白理事会,认真听取村民群众意见,制定移风易俗细化要求,明确了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事项,在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上亮出“限高线”,唤起新风尚。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开展,像三门桥村这样把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的,已经成为周宁县各村的普遍现象。 

  “今年,我们规定村里红白喜事份子钱为100元。2018年来,全村共办红白喜事18起,大概节省了费用20万元。”礼门乡贡川村党支部书记陈友耕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据了解,该村每年正月十六都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当年度村内红白喜事的相关事宜,此习俗已延续了四五十年。 

  “去年10月份后,我们村就再也看不到大操大办的葬礼,大家自觉简办丧事,一场丧事可以节省一两万呢。”泗桥村村主任陈田生说。 

  在浦源镇浦源村,村两委向全体村民发放了移风易俗文明节俭倡议书,将移风易俗与《鲤鱼溪护鱼规约》结合起来,修订《村规民约》,打造鲤鱼溪移风易俗教化基地。 

  “依托村民自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转观点、树新风,切实打通移风易俗最后一公里。”陈海森介绍,到今年底,全县147个村将实现《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全覆盖。 

   兴公益之风 捐助“真有面子  

  “我能顺利圆了大学梦,离不开强兰教育基金给我的帮助。”周宁县咸村镇贫困学子孙燕平感激地说。3年前,就读于福州大学的孙燕平因家境困难,为生活费发愁。为帮助孙燕平顺利完成学业,强兰教育基金给予一学期3000元的生活补助,让她渡过了难关。 

  强兰教育基金由周宁县退休干部孙成立发起,首笔捐赠基金50万元是儿子给他过80岁大寿的钱。老人一向崇尚节俭,觉得应该把钱用在实处,便将50万元全部捐出,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帮助困难学子。3年多来,该基金已奖励师生54人,发放各类奖教助学金14.2万元。 

  谈起初衷,孙成立老人感触地说,古时,办红白喜事是一种人情承诺,如办婚宴,就是公开承诺彼此将成为对方的配偶,将对自己、亲友、社会负责并维系这份承诺。只是现在生活富足了,人们有了攀比之风,才让这种习俗变了味。“政府提倡移风易俗,让大家从人情债中脱身,这实在是太好了。我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办红白喜事的钱用于公益,使之成为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不是更有意义吗?” 

  如今,像孙成立这样的佳话,在周宁不是个例。据了解,周宁县民间群众自发捐资成立教育基金会已有8家,累计奖助金额570多万元。 

  红白喜事越办越俭,公益捐赠越来越多。逢年过节,周宁县礼门乡大碑村63名老人都会收到节日红包,老人们开心不已。“敬老爱老,是宗亲互助会倡导的,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会为村里老人送上慰问金。”大碑村村主任何丽丽介绍,“互助会成立后,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 

  成立互助会、抱团做公益,是大碑村在移风易俗中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2016年2月,大碑村10余名在外经商青年为回馈家乡,每人捐资2000元共同成立青年互助会,用于慰问70岁以上老人、助学奖励、贫困户帮扶等公益活动。为了持续扩大公益事业,2017年,该村在青年互助会的基础上筹建公益性基金会——宗亲互助会,引导在外乡贤参与公益事业、支援家乡建设。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爱和关怀在村里传承下去。”大碑村宗亲互助会副会长许妙强这样说道。目前,该村宗亲互助会慰问老人、帮扶困难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累计金额已达42.6万元。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公益行列,‘不比排场比慈善’的氛围在周宁渐渐形成。”陈海森说。 

  2012年至今,周宁群众自发捐款捐资9000多万元用于修桥补路、兴建公园等公益事业。从沉重的陋习中解放后,一股慈善新风已在山城形成。(福建日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文敏 文/图)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