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帮”沉浮录:昔日钢贸大佬因信贷危机被打回原形

26.08.2014  17:47

    如同1980年代、1990年代浩浩荡荡走出周宁一样,曾经的钢贸商们如今又成群结队回到故乡周宁。只是这一次,他们不是豪车成队、衣锦还乡,而是身无分文,回乡躲债

    “店面转租,给钱就卖,回家种田,再不回来。”李其立一边拼命给自己灌酒一边说,语气中带着点“自虐”。作为较早奔赴上海做生意的钢贸商之一,开着拖拉机闯进上海滩的他如今所剩无几,全部货物被拿去拍卖抵债。

    李其立是福建周宁人。这个有名的贫困县21万人口,但在外做钢贸生意的就有10万人左右。过去30年间,他们占据上海钢贸市场七成以上份额,个个家财万贯,人称“周宁帮”。

    周宁曾风光无限。

    这个小县城曾有宝马车一千多辆,劳斯莱斯数十辆,有的人家不止一部豪车。周宁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宝马公司领导调查宝马车在中国的销售情况,结果发现集中度最高的购车身份证都以352230开头,宝马中国区总裁专门到身份证所属地周宁调研,一看这竟然是个偏僻山沟里的贫困县。

    周宁的贫困程度在福建时而倒数第一,时而倒数第二。作为全华东海拔最高的县城,周宁的水田数量不多,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历史上便形成了外出谋生的惯例。改革开放后不甘现状的周宁人纷纷外出,有办厂的,做钢铁模具的,也有做机械配件,水管、钢管的,因做钢铁模具涉及到钢铁零件营销,慢慢发展到上海做钢贸,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后来借浦东建设之机慢慢集中到长三角做钢贸生意。周宁人和西南一些落后地区不同,他们不满足于靠打工求得一口饱饭,出去的很多人都有做老板的志向。

    经过30年的打拼,周宁钢贸帮的确曾把梦想拉进现实。然而,自2011年钢贸信贷危机爆发,“周宁帮”几乎全军覆没,上至“钢贸教父”周华瑞、“钢铁大王”肖家守,下至李其立这样的普通钢贸商倾家荡产,被追债、被起诉。如同1980年代、1990年代浩浩荡荡走出周宁一样,曾经的钢贸商们如今又成群结队回到故乡周宁。

    只是这一次,他们不是豪车成队、衣锦还乡,而是身无分文,回乡躲债,或者希望从家乡重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