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谈改革与发展:新常态、新动力、新发展

30.12.2014  00:01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做客西南联大讲坛,开讲“十八大后经济的形势与改革”。

    新华网云南频道12月29日电(李玲艳、罗春明)十八大后,中国经济形势和改革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新形势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12月29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做客西南联大讲坛,深度剖析我国经济形势与改革。

    他用“新常态、新动力、新发展”三个关键词表达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改革的总体特征,并从对“新常态”的理解入手,详细阐释了不同分析框架下应对经济减速的不同方针,提高效率实现转型的具体路径,近年来我国改革措施的落实及成效等问题。

    “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效率。”他说,提高效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总结多年经验得出的结论,但能不能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决定于改革的进度,转型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和政策。

    他认为,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小试牛刀”,例如营业税改增值税、工商登记便利化等举措成效显现,这更加坚定了改革能解决问题的信心。

    “一定要咬住改革创新不放。”他提出,企业“挣快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必须靠自己的能力才能存活发展,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商机,吸引人才并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提高对贸易投资新规则的适应能力。

    主题演讲结束后,他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新型城镇化、土地财政、房地产、货币贬值、股市基本制度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其观点获得了热烈掌声。

    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曾在1984-1992年五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励——孙冶方奖,2003年被国际管理学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05年荣获首届“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

    西南联大讲坛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校共同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学术交流平台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智平台。目前,已有16位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登上西南联大讲坛演讲,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