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痴迷非遗还要“前浪”推
6月9日晚,一场精彩十足又饱含文化底蕴的打铁花表演在吉林长春上演,吸引不少当地市民前来观赏。这场表演由来自河北沧州的团队完成。记者当晚采访获悉,这支团队人才济济,既有五旬老艺人,也不乏“00后”。陈清磊是团队中“后浪”的代表,这位“00后”表演者在去年10月份正式“拜师学艺”,至今已参与了数场演出。陈清磊直言,自己对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非常痴迷,经常会沉醉在这“火树银花”的美景之中。(6月10月《中新网》)
非遗在一些人眼中是老古董,属于民俗文化中的小众文化之一。因为小众,学的人不多,一些手艺也濒临后继无人的窘困。如何破解非遗传承中出现的问题,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是一条活路。然而,要真正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要让“后浪”系统学习外,主动参与外,“后浪”痴迷非遗还要“前浪”推!
“前浪”引领“后浪”多研究。要让非遗走出深闺,研究是一部大戏,那些非遗的价值大,走进现代的作用是什么?只有通过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一样,让师傅手把手教,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从研修、研习和运用这个三个层次上,将研究的氛围激活起来,才能为非遗走进生活真正打造坚实的桥墩。
“前浪”带领“后浪”多运用。非遗,除了观赏,更要走下神坛,就如有的地方,将非遗当成致富的文化产业,这其实完全利于非遗传承。要有更多非遗传人致力于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演出元素、中国元素,以及时代美感,寻找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的新途径。才能通过大型的演出终于将非遗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非遗文化技艺活态传播。为非遗走进生活架起了一座座桥梁。
“前浪”鼓励“后浪”多创新。非遗不是故纸堆中的神像,而是一种完全可以活在当下的文化。“打铁花”是汉族民俗娱乐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是流传于豫晋冀等地区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活动。经过近年来的抢救与挖掘,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陈清磊所言,打铁花用的铁水需要加热到1700℃左右,因此表演者要对空中散射的“金花”加倍小心。整理传统工艺、造型表象和文化内涵,全面探索文化传承、传播的方式,只有多一些“后浪”在传承上的精益求精与创新,才能让传统的非遗通过创新走向了更加宽广的天地。
“后浪”痴迷非遗还要“前浪”推。要非遗更好地走进生活,只有在研究、运用、创新上不断增强文化体验,才能让传统的技艺与文化传承,形成产业立体增值圈,让非遗的价值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下。(晋安区文明办 黎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