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后年起垃圾基本零填埋 解密垃圾“再造”流程

28.05.2016  10:32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垃圾分类,可不单单是前端分选———在垃圾处理的后端,分类处理设备已蓄势待发,分类后的垃圾一进入其中,就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属性进行“重练”。经过“重练”的垃圾,自身特有的属性已被增强,于是又各奔东西,赶赴新的“岗位”。

  前日,厦门召开的城市管理提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将垃圾处理、分类提上了3年市容提升计划中。昨日,晨报记者探访了厦门几大分类垃圾处理厂,为您解读四类垃圾的“再造”流程。

   厨余垃圾可制成燃气

  可回收物的去向,是由商务局负责牵头,在全市布有大大小小的回收站点。由于价值较高,可回收物属于垃圾中的“贵族”,可由回收站点回收利用。

  有害垃圾的“再造”中心,选址于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目前正处于项目前期;建成以后,例如灯管、电池等一般垃圾处理厂“难以消化”的有害垃圾,都会运往这里。

  垃圾堆中的低价值“主力”之厨余垃圾,它的“归宿”在哪?厨余垃圾一般的“再就业”去向,成为沼气是一种,有的化身为生物肥料,还有的还能提炼金属。记者了解到,位于东部固废中心的瑞科际再生能源公司及后坑的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都有专门的厨余垃圾处理线。经过厌氧处理的厨余垃圾,产生的沼气可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等;沼渣则可从中提炼金属,其余制为农用、绿化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