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每年销售增长约20% 同利肉燕福州将再开2店

23.06.2014  19:36

  福州新闻网6月23日讯 “作为福州老字号小吃企业的代表,我将继续发扬榕商特有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努力打拼,让福州肉燕扬名海内外!”日前,福州同利肉燕老铺第四代掌门人陈君凡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君凡执掌同利肉燕老铺30多年来,凭借着坚忍不拔、敢为人先和诚信为本等精神品质,把肉燕这道福州小吃一步步做成了“中国名菜”,甚至畅销海外。

  敢拼:福州小吃

  做成中国名菜

  福州的同利肉燕好比国内其他城市的全聚德、东来顺、狗不理等老字号。每天,总会有南来北往的游客、远道回乡的乡亲前往店铺,或品尝下别样的味道,或买些产品带走。

  始创于光绪二年的同利肉燕老铺,至今已传承五代。百余年间,陈家严守祖训、严格工序,打制的燕皮薄如白纸,其色如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同时坚持节日与平时同价。正是这近乎“迂腐”的生意经,使得老铺盛名于世,代代相传。

  日前,记者见到陈君凡时,他刚结束对江浙沪一带的市场考察回到福州。“那边的市场前景非常好,准备扩大在这些地区的销售规模。”陈君凡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1983年,同利肉燕就有了省外销售点。随后几年,台湾、杭州、贵州、云南、北京等地客商纷纷找上门来,肉燕皮销量的迅猛增长让陈君凡在“走出去”上动起了脑筋。2000年前后,他开始采用授权经营的方式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专卖店。截至目前,同利肉燕在省内外已开设8家门店,在60多个大中城市和台湾、香港地区设有销售点,还远销东南亚等地。

  2003年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上,陈君凡精心制作的肉燕作品燕归巢因为创意绝妙、口味独特,在2000多种参评品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中国名菜”金奖;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厨师节上,陈君凡用肉燕皮包了不同口味、不同造型的肉燕,再用不同的烹制方法制成“同利太平长春宴”,拿下全国名宴的最高荣誉“金厨奖”。2008年同利肉燕入选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来,同利肉燕产品每年销售量和销售额都保持10%~20%的增长,前来洽谈合作的商家更是不计其数。”陈君凡说,今年,他计划在福州再开2家门店。

共2页 1 2

  创新:开网店出书编舞

在陈君凡看来,同利肉燕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创新”二字。

  为了适应新的需要,同利肉燕在保持纯手工制作等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在品种花样、包装和经营方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

  “祖辈经营老铺,完全是把它当成养家糊口的营生。”陈君凡介绍,囿于祖辈传统的经营方式和习惯,早期福州上百家燕皮店历来只管打燕皮卖燕皮,同利肉燕老铺也不例外,老铺传承到他父亲手上时,还是继续只做燕皮生意,供应给邻里乡亲。这样一来,邻里乡亲买回燕皮后,还要买馅料二次加工成扁肉燕、燕丸等食用,既繁琐又费时,一些原本喜欢吃扁肉燕的人也因自制不方便而弱化了对扁肉燕的兴趣,进而制约了燕皮的消费。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陈君凡和他的父亲开始思索,并反复试验,最终调制出一种鲜美多味的特制肉馅,同利肉燕的鲜肉燕产品上市便一炮走红,不仅受到消费者热捧,也引得同行们纷纷效仿。

  走进晋安区西园村的同利肉燕生产车间——“中央厨房”,只见窗明几净,纤尘不染,透过玻璃门窗,打制燕皮、包馅、蒸煮、晾干等一道道工序尽收眼底,全部规范有序。这个“中央厨房”于2011年8月建成,也是福州老字号走出手工小作坊,迈向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

  为了扩大产品知名度,陈君凡积极参与到政府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展会中,别出心裁地制造亮点吸引人气:率领10多个弟子,现场抡动木槌,表演打燕技艺;在展会上竖起自己的巨幅卡通头像为品牌代言。他还在产品包装上不断创新,并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开办专门网站,网购者遍及海内外。此外,陈君凡还在肉燕文化上下功夫,不仅出版了《同利肉燕传奇》《穿过后街的百年槌声》等书籍,还编排了“打燕舞”“同利诗声”等。

  如今,陈君凡所思所想的,已不仅仅是同利肉燕自己要做出效益做出品牌,更要成为同行业乃至老字号的龙头,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福州日报记者 王玉萍)

  快评

  ■木又

  一个同利肉燕,一个精锡制品,同样是老手艺,一个越做越大,名扬大江南北,一个却“独苗”苦撑,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读完这两篇报道,留下一个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老手艺何以焕发新生机?

  老手艺是一种财富,因为它历史悠久、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集聚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市场发展,特别是外来商品的冲击,人们消费需求的转变,老手艺也需要“变脸”和转型。

  在这方面,同利肉燕堪称典范。为顺应顾客消费习惯,它从只打燕皮卖燕皮转型为卖燕皮也卖肉燕;为追求更高效的经营模式,它从小作坊升级为“中央厨房”;为迎接网购时代到来,它在网上开起店铺……可以说,百余年来,这个老铺一直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把事业越做越大。

  反观精锡制品,散兵游勇单兵作战的生产模式,养家糊口固陈守旧的生产理念,使得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面临无人传承的窘境,昔日“海丝之路”锡制品的辉煌不再。

  老手艺不能倚老卖老,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在学习创新上下功夫,才能实现突破,焕发生机,否则,一味守旧,老手艺恐怕就只能成为“老”手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