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新农合医保中心重视检察建议防止报销漏洞

20.10.2014  18:55

 

  福建检察网10月20日讯(王汉忠 刘志斌) 近日,武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就武平县检察院预防利用新农合报销漏洞实施诈骗犯罪的检察建议作出回应,表示将在完善补偿程序、严把审批关、强化社会监督、健全制度建设和加强管理,规范运行等方面强加改进。  
  今年8月,武平县检察院在审查一起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高某荣涉嫌诈骗犯罪一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为了骗保,利用自己村干部的身份,以帮助村民办理新建房屋房产证、办理合作社需一定农户数等理由,骗取村民身份证复印件后,将骗得的村民身份信息告知北京一位非法兜售假新农合医保报销材料的女子,以发票金额的5%价格向该女子购买相关假住院发票等材料,又利用骗取得的身份证复印件在信用社开设住院补助入款账户,并假冒村民签名制作报销的委托书的方法,于2013年8月至今年6月,前后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九次利用假的病历、出院小结和住院发票等新农合医保报销材料在县新农合医疗管理中心诈骗报销221527.73万元,其中得逞七次,实际骗得资金155760余元。同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九次作案,除了一次是以自己的名义申领补偿外,其余八次都是以被委托人的名义进行申领,且每次申请补偿金额巨大,都没有引起工作人员警觉。
  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让新农合政策真正惠及百姓,预防类似诈骗案件的发生,武平县检察院对该案的犯罪特点和当前新农合基金管理、报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审核程序和健全报销公示形式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并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向该县新农合医疗管理中心发出建议。建议得到该中心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因此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据悉,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互助互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卫计委2013年公报显示,截止2013年底,全国参合人数达8.02亿人,参合率为98.7%。然而,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不断提升,报销手续愈加简单,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新农合报销程序漏洞,将黑手伸向农民的“救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