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充县供销合作社“四强化”助推专业合作社发展

22.05.2014  16:36

   

近年来,四川省西充县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把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工作纳入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通过强化资源整合、社企联合、龙头带动、品牌培育,带动了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系统已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8个,入社社员7500余户,带动农户7.1万户,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5个,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强化资源整合,打牢基层基础。近年来,西充县供销合作社把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基层社的重组发展紧密结合,在领办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实现对基层社的改造重组,用新型专合组织的新机制取代基层社的旧体制。同时,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土地、房屋、人才、网络、设施等优势,主动牵线搭桥,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采取资本联合、技物联合、销售联合等方式,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迅速成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目前,全县通过基层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12家,联合社4家。太平基层供销合作社利用古楼香桃优势将古楼镇原有的5个香桃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了“西充县古楼香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闲置资产进行改造,新建古楼香桃交易市场2500平方米,新建古楼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000平方米,已开展供销合作社古楼农贸市场改扩建工作,多形式打造基层为农服务平台。

强化社企联合,促进合作共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创建为核心,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专业合作社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种养植业,为龙头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其产品由龙头企业包销,实行“订单生产”,和农户签订产品最低保护收购价,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成为企业和农户上下对接的纽带,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目前,系统内已有32个专业合作社与生产企业实现了联合合作。四川常灵食品有限公司与与西充县红满天有机辣椒专业合作社结成战略联盟,带动35个乡镇建成无公害“二荆条”辣椒基地8万亩,对社员实行“五统一”等服务,椒农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利税5300万元,红满天辣椒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200万元,利润340万元。

强化龙头带动,推进产业发展。按照“主体独立、自愿合约、利益联结、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企业原料的生产供应,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组织体系,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四川龙兴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是县供销合作社的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五方联动”机制带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立了“市场—基地—农户”的“三点一线”式产销链和“配送营销”的现代销售模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通过“三户联保+公司担保”模式,向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农户发展资金瓶颈问题。目前,公司已发展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建种植基地14个,养殖基地10个,配送中心2个,直销超市12个,农户年户均增收2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

强化品牌培育,提升社会影响。始终把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作为提升社会影响、扩大知名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对入社社员实行“五统一”和“四统一包”管理,从源头和生产流程控制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目前,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48个专业合作社中已有“西充二荆条辣椒”等8个产品获国、省注册商标,“充国香桃”等4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西充黄心苕”等52个品种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提升了专业合作社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同时,搞好产销对接,新建鲜活农产品连锁超市14家,与县德惠、惠康、好又多等超市合作增设专合社鲜活农产品销售专柜,把专合社产品引入超市,形成从生产基地直接到社区超市的销售渠道,有34家专业合作社产品与超市实现了有效对接,销售量较过去提高了48%、价格提高了11%,专业社产品不愁销售,远销南充、成都、重庆等市场,深受顾客喜爱。达到了社员增收、企业发展、党政肯定、社会称赞、市场欢迎的多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