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变“酒驾”,2分钟后恢复正常

20.06.2014  09:38

本报记者 胡师睿

时下正是吃荔枝的好季节,甘甜爽口的荔枝是不少下沙市民最爱的水果之一。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适当食用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但最近有一条微博现在在网络上疯传:“吃了荔枝千万不要开车,否则会被查出酒驾!后果很严重!”该微博称,福州一名司机被测出酒驾,只因他开车时吃了几颗荔枝。尽管在多次吹气检测后,交警排除了该驾驶员酒驾的嫌疑,但吃荔枝可能导致酒驾的消息仍然引起了热议。

那么,吃荔枝真的容易导致酒驾吗?记者借来了测酒驾专用的酒精测试仪,打算实际试验一番。

实验结果:吃几颗就变成了“酒驾

记者首先从银沙路的一家水果店,随机购买了一斤多的鲜荔枝。随后邀请几名同事参加“试吃测验”。

吃荔枝之前,几名同事都向酒精测试仪吹了气,经检测酒精含量测试为0,同时检查确定设备正常运行。

简单准备后,实验正式开始。首先,一位男同事先吃了1颗普通荔枝后吹测试仪,数字没变,仍为0mg/100ml。他立马再吃3颗荔枝,吹气后测试仪的显示结果却变成了15mg/100ml,但仍未达到酒驾标准。

随后另外一位男同事一口气吃了四颗荔枝,再一吹气,酒精值竟飙升至32mg/100ml,而这个数值恰恰超过了20mg/100ml的酒驾临界值。但在等待了两分钟后,记者又对同事进行了酒精测试,检测值下降到5mg/100ml,已经不属于酒后驾驶。等到五分钟后,检测值已经重新归零。

酒驾原因:荔枝在无氧呼吸状态产生乙醇

吃荔枝后为什么会被测出“酒驾”呢?杭州市公共营养师刘科律介绍,有些水果中含有乙醇就是酒精,其实并不稀奇,“就像大家爱喝的葡萄酒,就是由葡萄酿造的。所以荔枝里面有酒精,也是很好解释的。”他笑着说。

刘科律告诉记者,荔枝被采摘下来以后,仍然是生命体,需要呼吸。“荔枝在运输、储藏过程中,会处在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下,这时候荔枝会进入无氧呼吸状态。”刘科律解释,“再加上一些微生物的作用,荔枝里的糖分等会不完全分解,从而产生乙醇。

水果产生乙醇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苹果、香蕉等,用塑料袋扎紧储存一段时间后打开,会闻到一股类似酒的味道。其实就是在储存期间,果肉里的糖类不能氧化,从而产生酒精、二氧化碳等,只不过含量不高,容易挥发。此外,水果在腐烂后,会自行发酵,同样也会产生乙醇。

不过各位也别太担心,因为刚吃完荔枝时,酒精附着在口腔黏膜上,马上检测的话肯定会显示较高。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酒精含量会下降。而且真正为酒驾、醉驾定性,也要通过血液来检测酒精含量。

小贴士

这些东西,也容易让你“被酒驾

酸梅汤、格瓦斯、蛋黄派、凤爪、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藿香正气水、豆腐乳、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漱口水、口腔清新喷剂等人体摄入后,也容易被测出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