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云:种菜种出好光景 科技生产创品牌

20.05.2016  17:56

  光泽人喜欢吃辣椒,特别是本地产的。光泽普通菜农种的辣椒还在开花,而叶红云种的本地辣椒,20天以前就在县城各市场上市,虽然每公斤卖到近20元,但市民还是争相购买,每天供不应求。

  今年49岁的叶红云,祖祖辈辈都是光泽县鸾凤乡武林村的菜农。“同样的品种,我种的会早上市半个月以上。”昨日,叶红云告诉笔者,可别小看了这半个月,对菜农来说,那可是旺销利高赚上一把的好时机。叶红云的话里,充满了对种菜这行当的自信。其实,熟悉叶红云的人都知道,在他种菜的路上,同样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武林村是光泽县城的一个城中村,村民多数都干农活。叶红云读完小学二年级后,就跟在父亲身边学种菜种水稻。那时,虽然人只有锄头柄一般高,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叶红云扶梨打耙样样精通。

  叶红云成家后,夫妻俩每年就靠耕种四五亩地的菜维持一家人生活。不料,2008年后,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本用于种菜的土地,逐渐被城市建设所征用。“作为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感到不知所措。”叶红云说,因为担心生计问题,他当时还与县、乡政府闹了纠纷。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自己的“一根筋”行为既幼稚又可笑。

  2013年4月,叶红云在距城区6公里多的油溪村租赁了60亩耕地搞老本行,并成立了“光泽县武夷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第一年种菜没搭建大棚,全部是露天种植。我原以为,头一年到异地种菜,环境不熟,人缘没底,能保本就不错,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年除去种子、肥料和雇工等成本,我还赚了10万元。”叶红云说。

  赚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叶红云自然高兴,这也让他对自己的种菜事业充满了信心。第二年,叶红云花了10万元把同在一田畈上的蔬菜大棚盘了过来,此时他的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20亩,实现一年翻一番。

  不过,叶红云并未就此打住。2014年底,他又将蔬菜种植面积扩充到300亩,并且将原本露天和简易的大棚改装成智能温控大棚。这个项目总投资4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智能大棚40亩,国家每亩补助5万元,叶红云自己每亩配套5万元。目前,30亩智能大棚已建成投入生产,其余10亩也将在今年6月底前种上菜。

  “智能温控大棚好处多,冬天气温低,可利用薄膜保温;夏天天气热,则通过风机、水帘、遮阳网等综合降温。有了智能温控大棚,不仅常规蔬菜上市时间可提前1个月左右,而且像芹菜这种原来热天不能种的菜,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种了。” 叶红云算了一笔账:以往种300亩蔬菜,年产值260多万元,今年智能温控大棚投产后,能使一年四季种菜不断季,预计年总产值将达400万元,投入和产出成正比。

  不仅在硬件上增加投入,提高种菜的科技含量,而且在软件管理上,叶红云也迈出了一大步。他告诉记者,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虽然引进智能大棚,但在经营管理上却力不从心。为了蔬菜基地发展得更好,今年初,他说服了自己的大学生侄女叶芬,加入到种菜的行列中来。

  通过不懈努力,叶红云的种菜事业越来越红火,如今他的菜约占光泽县城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我的目标是,两三年内力争占到六成以上份额。”目前,叶红云为自己的菜注册了“绿夷”商标,并在与厦门商贸集团洽谈,希望把菜卖到更远的地方。☉高德运 魏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