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寒辉:"防艾"20年,铸就医者仁心

12.02.2015  11:32

叶寒辉在门诊询问病人近况。

  “艾滋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医生,我必须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叶寒辉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作为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省艾滋病防治专家组成员,他已从事传染病诊疗工作28年、艾滋病诊疗20年。在防治艾滋病的征程中,他是一名勇士,更是一位天使。

   投身“防艾”,用勇气诠释职业精神

  与普通病区人来人往不同,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一隅,第八病区就像一个“生命禁区”。这里收治的都是处于发病期的艾滋病人,病人和家属看到陌生人,总是警觉地躲闪开。叶寒辉带着医护人员镇定自若地巡视病房,每到一张病床前,他总是关切地询问:“今天感觉怎么样?

  28年前,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叶寒辉就参与了福建首例艾滋病患者的救治。那时,就连普通医护人员都对艾滋病恐惧害怕。1993年,叶寒辉正式从事艾滋病防治,成为全国最早从事艾滋病防治的专家之一。“传染病的种类随着时代变迁已发生变化,早期的霍乱、伤寒、白喉这些病种几乎销声匿迹,艾滋病作为常见传染病,需要有人来做工作。”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叶寒辉顶住了世俗的压力,用勇气诠释着职业精神。

  除了病区,叶寒辉还在门诊接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做好随访、督导和体检复查等工作,“我们是全省最大的免费药物发放点,服务的病人数达到500人”。

  叶寒辉表示,随着艾滋病防治的逐步规范、研究的逐步深入,我省目前已有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经济困难的艾滋病人可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

  从专业角度来看,艾滋病的治疗研究在不断进步。叶寒辉说,从他接触第一个艾滋病人算起,已累计治疗住院艾滋病患者4000人次。虽然现在艾滋病还无法完全治愈,但是通过规范、及时治疗,病人可以获得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作为参与制定多种权威的艾滋病诊疗指南、参与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的专家,叶寒辉认为,社会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还需要修正。“传染科医生如果没有‘抗艾’的经历,职业生涯不算完整。艾滋病防治跨越多学科,而且许多经验可以反哺肝炎的防治,因此对于专业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