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矫正署”想太多 徒增政治权谋

02.01.2015  10:32
        1月2日讯    据中国时报分析报道,陈水扁保外就医案,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竟然因为高速公路塞车出现争议性变化。“法务部”原本想把此事从政治问题移转到医疗专业,没想到却因“矫正署”担心遭人物议的瞎操心给弄拧了,徒增政治上的猜忌与权谋。

     陈水扁是前“总统”,从他涉贪入狱到要申请保外就医,当然受到社会及国际间关注。当九合一大选执政党大挫败,“法务部”在对扁首次申请保外就医案打回票后,提出良善建议,外界就认为扁保外就医只是时间问题。

   依规定,受刑人申请保外就医仅需检附医院诊断证明书,但因陈水扁在监病况始终存有争议,“矫正署”干脆将原有的8人医疗小组一举扩大为15人,还准许扁家推荐医师,以15位名医共同鑑定为扁保外就医背书,杜绝争议。

     果真,从医疗小组到台中荣总、台中监狱都一路认为应让扁保外就医,更何况有了15名医疗小组成员的背书,“矫正署”自可理直气壮的通过审查盖章放人。

     偏偏“矫正署”担心外界质疑为扁开特例,为审核陈水扁保外就医案,还首开先例成立10人审核小组,并特地要求台中监狱将所有与扁相关的在监检查、治疗、起居记录通通送到“矫正署”,却把最重要的放人时程放在最后。

     离谱的不仅是已经待命的10人不愿意加班开会,居然还想到如果核准,接下来要回覆中监、通知台中地检、高检署,还有检察官签释票,办保等问题,就连要和扁物品清点移交的时间,也一并考量,“矫正署”话说不想让扁成为特例,作法却处处留下特例痕迹,最后技术性犯规引争议。

     “矫正署”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除监所黑狱的管理外,就是太多黑箱作业,甫爆发狱政史上最大典狱长贪渎案,在在显露出黑狱中的特权,狱政官员的官僚作风。

     未料,当时“法务部长”罗莹雪留任快退休的“矫正署长”,希望能够痛定思痛的改革,重振民众对矫正机关的信心,但“矫正署”却在关键时刻,未能掌握民意,老大般地固步自封,让疼爱他的长官背黑锅、多操心。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