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喝沦为洗手台 厦门近300台直饮水机遇尴尬

09.01.2015  11:07


 公交车站边、公园里、运动场旁、居民小区周边,在厦门全市范围内,遍布着近300台公共直饮水机。市民只需按下水龙头出水按钮,干净的直饮水便喷射而出,市民可直接喝水解渴。

  然而,这只是设想。现实中,厦门推广公共直饮水已经5年了,但面对这些直饮水机,不少市民却依旧不敢喝。

  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公共直饮水机在5年时间里接连遭遇了不少尴尬:或水压不足,或无法出水,或台面堆积着垃圾和灰尘,或成为市民的洗手台、洗脚台……

  尴尬1 设备老化直饮水机问题真不少

  “公共直饮水机的水量太小了,压根就没法喝。”近日,导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称,厦门的公共直饮水机不少水流很小,有的甚至不出水,想喝水都挺难。

  就此,导报记者连日来先后走访了海湾公园、白鹭洲公园、体育中心、国际邮轮中心、火车站周边、瑞景等装有公共直饮水机的区域,就公共直饮水机进行调查发现:厦门公共直饮水机在推出5年后,不少设备已经老化,管道出现堵塞,影响到了市民的使用。

  在海湾公园,导报记者就看到了6台公共直饮水机。在依次试用后发现,其中的三台按压水龙头后无法出水。

  在一台有两个水龙头的直饮水机上,两个水龙头按压后的出水高度也不同,其中一个水龙头出水高度只有1厘米左右。导报记者尝试着喝水,发现需要把脸几乎贴在水池台面上,嘴唇几乎“”到了水龙头,才可以饮用到直饮水。

  来自厦门水务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公共直饮水运营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厦门的公园、广场、车站、码头、机场、街道等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及景区景点等,共布有近300台的公共直饮水机。“这些直饮水机有些已经老化了,有可能管道被堵了。”该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坦言,设备的使用年限有点长,有的设备管道出现了堵塞等现象。

  导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上述六个地方的10多台公共直饮水机,其设备普遍存在问题:水压不足、无法出水、水龙头被破坏等,但未能得到及时维修,让想喝直饮水的市民无法使用。

  尴尬2 水质遭疑 检测报告是两年前的

  设备出现问题只是一个方面,直饮水本身也遭遇尴尬:市民对水质的不信任,使用率低下。

  城市公共直饮水运营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透露,厦门公共直饮水机使用率最高的是游客密集的轮渡码头等地,像海湾公园,还有一些小区的公共直饮水机使用率相对较低。

  以体育中心篮球场边上的直饮水机为例,每天下午篮球场上都聚满年轻人打篮球,汗水的挥洒需要进行不断的补水,如果有免费又干净的公共直饮水机在旁边,无疑会大大地方便运动的市民,使用率应该不低。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台直饮水机却一直无人问津。

  在体育中心,前来打篮球的小吴告诉导报记者,自己从来不喝这里面的水,因为感觉不够干净。导报记者注意到,体育中心篮球场边上的公共直饮水机只有一个水龙头,小小的台面上积满了灰尘,并有明显的污垢。而按照要求,每台公共直饮水机都需要张贴两个月一次的水样检测结果,但在这台直饮水机上并没有发现。

  在海湾公园,一台公共直饮水机上,贴着厦门市公共直饮水运营中心送水样交予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检测报告,报告上显示,水质的一些主要指标均为合格。但在这张泛黄的检测报告下,抽检日期却写着2013年3月29日,距今已经将近两年。

  在梧村社区办事处楼下的公共直饮水机上,贴着的送检单日期也要追溯到去年的7月份,而在一些公共直饮水机上,甚至连检测报告都没有贴上。

  市民小陈告诉导报记者,台面脏兮兮的还有可能是因为在露天环境下灰尘大,但连抽检报告贴的都是这么久之前的,真让市民不得不担心,这公共直饮水机的水到底干不干净,谁还敢去喝。

  尴尬3 个别市民 竟用直饮水洗手洗脚

  市民不敢喝公共直饮水还是其次,但是不文明现象却让这些直饮水机很“受伤”。最常见的不文明现象,就是市民用公共直饮水洗手。市民小蓝向导报记者坦诚地说道,“这水我真不敢喝,不过有时候会用来洗手,毕竟在等公交车时随手一洗还是挺方便的”。

  小蓝告诉导报记者,其实用公共直饮水洗手或者洗脸的现象很多,有时候还会看到家长抱着小孩子在直饮水机台面上洗脚,甚至小便,甚至还有一次在公园里看到,一名市民用直饮水给宠物喂水。“不看到还好,看到这些情景,真的再也不敢喝了。

  此外,导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还存在不少市民接水回家等现象,而真正喝水的市民实在少。

  小蓝告诉导报记者,除了市民不文明的原因外,缺少文明用水的宣传以及适当的监管,是造成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导报记者注意到,公园、社区的公共直饮水点,都是处在脱管状态,而相关区域其实都有工作人员。导报记者在国际邮轮中心大厅内的公共直饮水点发现有一名游客正在洗手,然而就在不远处的工作人员虽然看到了,也并未进行阻止。

  随机调查

  近七成市民直言不喝直饮水

  到底有多少市民不敢喝直饮水?导报记者进行了抽样调查,随机询问了30位市民,结果发现,不敢喝直饮水的市民占了大多数,将近七成。

  在30名市民中,有10位市民表示敢喝,但是其中真正喝过直饮水的,仅有2名。余下的20名市民表示,因为担心卫生以及形象等原因,不会选择去喝直饮水。

  在2名真正喝过直饮水的市民中,小游是一名中学生。他表示,自己的学校里就有直饮水机,也知道这水可以喝,所以平时有时候在校外看到直饮水机,也会直接喝水。不过小游表示,自己学校里的直饮水机比起校外的干净一些,灰尘也没这么多,外面的直饮水机看起来比较脏。

  另一名喝过直饮水的市民,是一名80后白领小陆。小陆告诉导报记者,小时候看动画片《灌篮高手》时就有看到喝直饮水的镜头,所以那时候就很有印象,“因而现在有时候见到有直饮水,都会直接去喝”。

  敢喝直饮水但是从未喝过的8位市民中,公司职员蓝先生说,这水应该是干净的,“但直饮水机缺乏维护,有些还是坏的,就算敢喝也不会去喝”。

  在20位不敢喝直饮水的市民中,担心直饮水不卫生会影响健康的人占了大多数;也有6名市民表示,在路边直接用嘴巴接水喝,感觉很不雅。

  缺失的信任与文明

  公共直饮水的建设5年了,但5年来,市民对直饮水的印象似乎还停在5年前,不少人选择不信任。

  在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缺失的信任与文明。

  尽管管理部门贴出了“直饮水”,但市民们并不相信可以直接饮用。这种不相信,主要源自于公共直饮水管理方面存在着缺陷,那些没有及时更新水质检测,还有那些布满灰尘的饮水台。

  另外,有些市民自身的文明也有所缺失,他们不文明使用直饮水,这也加剧了市民对直饮水的不信任。这是市民文明的一种缺失。

  显然,直饮水要真正被厦门市民所接受,那么务必找回缺失的信任与文明。(海峡导报记者 林泓 骆余民/文 陈巧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