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物价低民众压力大 口袋里没钱的恶性循环
据台湾媒体报道,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第2季调查结果7月8日在北京发布。统计发现,台湾的物价在两岸四地中最低,但吊诡的是,岛内对物价的满意度同样也是最低,普通民众却都觉得物价压力很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只鸡比去年贵50元
过去台湾“钱淹脚目”,民众往往认为到大陆买东西很便宜。而现在大陆客和港澳人士都喜欢到台湾买东西。在他们眼中,台湾很多东西都卖得太便宜了。比如在夜市或街头的小吃摊上,10元(新台币,下同)就能买饱满的红豆饼及大大的水煎包,100元就能吃到一盒不错的套餐,还包含饮料和水果。这里简直就是物美价廉的游玩天堂。
但岛内普通老百姓的感受,又跟玩几天就拍拍屁股走人的游客们不同。
50多岁的计程车司机张师傅深有感触。十多年前他在工厂上班比现在挣得还多,但物价上一只鸡的价格比原来涨了四五倍,“所以,生活艰难”。随着中元节档期临近,台湾民众常用的祭品“全鸡”销量大增,一只4斤左右的至少要300元,比去年贵了约50元。中元节后紧接着就是中秋节,一家连锁超市表示,中秋烤肉已成为台湾人热衷的假日活动,预计届时肉类价格会再攀高峰。刚刚过去的6月,台湾点外卖的费用上涨3.96%,创下近65个月来新高,相当于每人每月要多花约239元。
就能源价格来看,6月台湾北部地区95号无铅汽油平均价格为35.46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家用桶装瓦斯(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7月也双双调涨。油价居高不下,台北地区的出租车费率却没有调整,令台湾的“运将”(出租车司机)们叫苦连连。数百辆出租车7日集结到台交通主管部门楼前抗议。台湾出租车驾驶员工会联合会理事长林圣河说,过去出租车司机1小时可以赚到200元,现只剩下73元,“连打工的时薪工读生都不如。”
元大宝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国源表示,如果食品类与交通类物价波动太大,恐怕会冲击台湾经济的景气指数。
口袋里没钱的恶性循环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展望中心主任刘孟俊表示,民众感受和媒体报道物价上涨太快,与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微涨不一致,主要是因为猪肉、粮食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上涨,让民众感受很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薪酬上涨速度够快,幅度够高,那么物价上涨感受就不会那么强烈,所以,“更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的薪水有更高的提升。”
问题是,台湾薪资已经多年“零成长”。台湾辅仁大学统计信息学系教授谢邦昌也分析认为,台湾民众一方面对投资跃跃欲试,乐观看待台股突破万点;另一方面却觉得物价很贵,就是因为薪资不涨,口袋里没钱。而民众薪水低,消费力不强,厂商不敢贸然涨价,以免流失客源。所以成本加上人工,不能计较太多利润,东西只能便宜卖,老板自然也就没有钱给员工较好的待遇,如此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维持低物价、薪水不涨,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流失。有媒体盘点说,除了2011年因经济成长不错,台当局加薪3%,带头领导民间薪水略有调整外,近20年加薪非常少,平均薪资已倒退到16年前,大学毕业起薪也就22K(2.2万元)。相对的,这几年不少新兴经济体物价涨、薪水也涨,社会充满蓬勃朝气。反观台湾低物价形成的沉沉暮气,某种程度上是害了台湾。所以短期内台当局要解决庶民对物价上涨的痛苦感,长期则要打破低物价恶性循环。
谢邦昌表示,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取决于国际局势、油价以及年底地方选举。他认为,如果没意外,台湾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会逐步成长。不过谢邦昌也点出台湾经济发展的隐忧,他认为在大陆和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后,“将对台湾造成很大影响”,届时台湾与大陆签订经贸方面的协议将更加重要。倘若两岸服贸协议启动,两岸贸易活络了,台湾消费信心也会跟着上升。(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任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