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坛围绕“绿卡”的那点事儿

06.06.2014  12:00

  

  

    按照台湾的相关规定,担任公职的人不得拥有“外国国籍”。这在政治伦理上没问题,你怎么能身为美国人,还有脸在台湾做着高官拿着厚禄?但问题是,美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绿卡)是两回事,即使单讲绿卡,也存在有效期限的问题。这里面有巨大的可操作空间,比如,如果拿着绿卡仍然有效之类的猜测,质疑你政治上对台湾不忠,美国方面又没有及时给你证据撇清,还真是百口难辨。

    更吊诡的是,台湾政坛无论蓝绿,有绿卡的人士,多如过江之鲫;没有美国绿卡者,也多有日本居留权。但这些多年来都平安无事,唯独马英九的绿卡始终像魔咒一样,每到选举就会被绿营人士拿出来念咒作法一番,搞得鸡犬不宁。

    台湾早年间一直与美国关系密切,无论当局还是民间,都以赴美留学、工作、定居乃至拿到绿卡、入籍为荣。在台海两岸紧张对垒的半个多世纪里,台湾社会人心惶惶,担心“撑不下去”,官宦豪门急着为子女赶办美国移民。年轻人也流行一句顺口溜:“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到了1980年代乃至1990年代,两岸关系趋于缓和,老百姓普遍有钱了,但还是担心两岸一言不合打起仗来,况且美国社会福利好,大家抢当美国人。那时,台湾不少家境富裕的女孩子,结婚后只要一怀孕,就赶紧办手续去美国生孩子,目的就是为了绿卡,“当美国人的妈”。

    那些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台湾留学生,有些决定留在美国从事“台独”运动,他们靠着拿绿卡或公民身份,留在美国,继续与国民党抗争;与国民党走得近的,则拿了绿卡或公民身份以后,回到台湾,成了协助台湾经济起飞的贡献者。回台的人,虽然有美国绿卡或公民身份,但是他们爱台湾的心,对当局的忠诚,从来不曾被社会质疑过。

    拿绿卡与美国籍来大作文章,是从民进党执政开始的。为了强调民粹式忠贞不二地“爱台湾”,有没有绿卡或是否成为外国公民,成了检验忠诚度的唯一指标。所以每到了选举,“海外关系”就成了政治斗争的原罪。那些“老台独”们,哪怕回到岛内给政治接班人下指导棋甚至亲自披挂上阵,也没有多少人会去较真。而马英九的绿卡,就被炒作到差点与“总统”大位绝缘,而形象良好的蓝营“立委”李庆安,不幸中箭下马,成了蓝绿攻防的第一门炮灰。

    1989年1月16日,台北一家影剧娱乐报纸刊登了一则新闻小花絮,内容是说“华视”台驻华盛顿特派记者李庆安产下一名千金,她这次又被华视报名角逐金钟奖,可说是双喜临门。新闻的卖点本是李庆安“母以子贵”,当了美国人的妈,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反而埋下她日后被攻讦拥有“双重国籍”的祸根。

    2008年3月1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前夕,台北某新闻周刊报道称,李庆安在担任“立委”后仍继续拥有美国公民身份。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如获至宝,指控李庆安涉嫌诈领近亿元新台币薪水,要求她退还这笔巨款。民进党“立委”还借机批判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也拥有美国身份。经过近一年的迁延,李庆安因牵涉双重国籍案,被迫辞去“立委”黯然挥别议坛。

    民进党在当中打李敲马,非常起劲。4年后“大选”再临,就在参选人登记时间迫近之前,突然爆出亲民党参选人宋楚瑜的搭档林瑞雄拥有美籍身份一事,惹得舆论沸沸扬扬。最值得玩味的是,民进党对林瑞雄身份这件事,竟然保持惊人的沉默,完全不曾像4年前那样张牙舞爪。

    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从马英九的绿卡与林瑞雄的美国公民身份相较,暴露出民进党的双重标准与无是无非。对自己的同志,包括敌人的敌人,哪怕是持有有效的美国籍,都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对政敌已经失效数十年的绿卡,则是穷追猛打,一口咬定依然有效。逼得马英九不得不发下重誓,如果绿卡还有效,将来必须向美国政府缴税的话,愿辞“总统”职务。

    根据岛内的权威说法,三四十年前曾经留学美国的马英九,为了能够在美国实习与工作,就跟其他无数个留学生(包括支持台独运动的留学生)一样,都申请过美国绿卡。后来马英九回到台湾担任公职,之后不久就放弃了绿卡,而且数次进出美国,都已经使用“中华民国”护照与旅美签证。这些实证,都有案可查,美国在台协会(AIT)也留有记录,甚至该协会负责人日前亲上蓝绿斗争火线,一锤定音予以证实。但是每到选举,绿营政客与媒体,必然个个变身成为“美国移民专家”,一口咬定马英九绿卡在放弃使用三十年后“依然有效”,是马英九“不爱台湾”的铁证;绿色网民们,平日找不到可以攻击马英九的把柄时,必然会拿绿卡来损马英九,一年365天,乐此不疲。绿卡绿卡,还真成了绿营卡马的一张神牌。(文/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