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抗日志士后代:台湾人民是抗日的

28.10.2015  01:33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厦门10月27日电 题:台湾抗日志士后代:台湾人民是抗日的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复是复兴中华文化,疆是收复疆土,祖国统一”,站在台湾抗日志士李友邦“复疆”石刻的拓片前,其子李力群解说着父亲追求一生的精神和理念。

  27日上午,恰逢台湾光复70周年之际,台湾抗日志士李友邦事迹图片展在他的祖居地——厦门集美兑山社区举办。

  “复疆”二字的拓片,正位于展厅正中,字如斗大,气势雄壮。这是70年前日本投降后,李友邦先生在即将返台前,于厦门南普陀五老峰上题刻。时任台湾义勇总队总队长的李友邦,自1924年袭击日据台湾的警察所离开台湾起,已经来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日20余年了。

  除了“复疆”,展览还展出以李友邦和夫人严秀峰及抗日义勇队相关图片200余件。叙述了他从台湾入黄埔,组织抗日义勇队在闽浙沙场抗日的人生经历。

  李友邦在李力群7岁时就蒙冤而死。但就在与父亲短暂的相处中,在同样是抗日志士的母亲的抗战回忆中,李力群从小就受父母爱国精神的熏陶。

  如今在台北芦洲主管李友邦将军纪念馆,李力群对父亲的认识也日益加深。他说,父亲的理念,“一是光复台湾,必须先保卫祖国;二是国共合作,放在今天就是两岸一家亲”。

  出席当日展览的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也说,日本殖民统治50年,台湾同胞反抗50年,如习近平所说“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杨毅周称赞李友邦将军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彰显了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日专程从海峡对岸赶来的还有丘先甲孙女、丘逢甲侄孙女丘秀芷,侄孙丘武彦、丘文彦,林朝栋曾孙林光辉,抗日作家吕赫若之子吕芳雄等台湾抗日志士的后代。

  担任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的丘秀芷说,通过各种形式纪念李友邦这样的抗日志士,就是为了牢记那段历史,“恢复中肯的史实”。她说,协进会目前主要是抗日志士们的第三代,如今也有第四代加入到协进会的工作中。

  去年为了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丘秀芷和协进会同仁专门编辑出版了《破碎山河谁来补》一书,其中就收集有包括李友邦在内,大量台湾抗日志士的事迹。今年该书修订重印。

  丘秀芷说,日本人把抗日志士污蔑为土匪,恢复史实就是还他们爱国志士的真面目,告诉世人,“台湾人民是抗日的”。

  李力群也说,70年前,台湾光复之际,父亲带着7个月大的自己返回台湾;70年后,今年10月25日的“光复节”,李力群也在台北参加光复70周年纪念仪式,高唱《光复节歌》。这既是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纪念,也是为了表达不忘历史的决心。

  当天专程赶来参加展览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对记者表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他说,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李友邦将军在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好传承;也令两岸年轻人对台湾民众在抗日中扮演的角色“有些混乱”。

  在刘国深看来,对李友邦等台湾抗日志士的宣传,不但是知识的传承,对两岸寻找共同价值和情感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他说,这能让两岸的朋友建立共同认知,并为两岸关系走向深化一起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