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前途从不由2300万人决定是国际现实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
【环球网综合报道】台湾《旺报》17日社评,原题《台湾前途从不由2300万人决定》,全文摘编如下: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回应民进党籍台南市长赖清德“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时指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范丽青的发言是“被动”说明大陆的立场,而且语言“中性”,却被曲解为“恫吓、挑衅”。
透过“存异求同”,加深彼此认识、理解、谅解与信任感,应该是两岸多数人认同的交流与互动路径。既然要“存异求同”,就得先知道双方之间的“异”究竟何在,那么,掌握、理解对方的立场应该是基本功课。
赖清德口中的“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大陆认知是“台独”思想。赖清德在上海公开表述了“台独思想”,大陆方面也予以了包容,台湾方面其实也可以以平常心来看待大陆官方的主权观、领土观表述,无需反射动作式的反弹与不满。因为,光是对长久存在的两岸之“异”,表达愤怒与不满,其实无法对两岸之间求“同”的努力有所帮助。理解对方的立场,反观自身的局限,方能真正做到“存异求同”。
赖清德所说“台湾前途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确实是台湾社会的“共识”,但这个“共识”还存在很大论辩的空间。
首先,这个“共识”并非一直固定存在而不会变动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从甲午战争、二战到东西方冷战,台湾的前途和中国的命运并非割裂的,不但中国的命运很大程度影响台湾的前途,台湾经验对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也曾经产生影响,未来仍然会相互激荡。这就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严肃的课题: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前途,真的能够分开思考、各自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