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健保:“包山包海”难包陆生?

01.07.2015  13:31

  台湾民众看病方便,也不贵。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台湾八仙乐园尘爆的498名伤者中,241人是学生,包括2名大陆学生。台“卫福部”表示,所有伤者的医疗费用将先由“健保署”垫付,事后再向业者求偿。医疗康复费用高,台湾健保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但对至今仍没有搭上健保列车的陆生来说,受伤后医疗康复费用如何解决?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

   过程一波三折

  有岛内医师近日投书媒体,吐槽台湾健保是“包山包海包全球”。他举例说,几天前接待了一个病人,一问才知,病人是在美国骨折的。但打了条石膏固定后便越洋飞回台湾开刀。因为健保的费用低廉,有些长期旅居海外者宁愿花几万元(新台币,下同)买来回机票,也要“专程”回台就医。

  相比在这方面的慷慨大方,台湾健保对陆生敞开大门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自1995年台湾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开始,岛内民众凭健保卡就医便宜、快捷,问诊费用一般诊所从50元至150元不等。但在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数年后,才开始讨论这一群体的健保待遇。

  之前按照规定,在台读书超过4个月后的“侨生”与外籍学生就可参加健保,而唯独大陆学生却不在此列。最后连当局领导人马英九都看不下去了,说不能因为是陆生就歧视人家,这是“不公平也不聪明”的政策。

  2014年终于传来好消息。台当局有关部门初审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案,未来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可参加岛内健保。修正草案随后在“立法院内政委员会”通过,就差在院会进行表决、早日通关了。

  修正案如果顺利通关,陆生居留满6个月后就要强制加保,每个月须缴保费1249元,个人负担60%,剩下40%由当局卫福部门补助。

   公平初衷在哪?

  据统计,目前在台湾的陆生约有6000名,未来他们每月个人负担749元即可。大叶大学会计信息学系陆生郑子洵毕业前回首这几年,感叹最深的竟然是“没有健保,不敢随便生病”。来自黑龙江、就读世新大学广电系的张同学表示,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在大陆还有社会保险,可是在台湾看病就须全部自己负担医药费,像感冒到诊所看个病就要四五百元,对于没赚钱的学生是蛮大的负担。有陆生反映,他打篮球手脱臼,只能自掏腰包花1.4万元治疗。甚至有陆生刚到台湾时患感冒,怕医药费太贵不敢去看医生,后来变成肺炎,不得不弃学回大陆治疗。

  在普通民众眼里,健保是台湾社会发展的一个典范,俨然是台湾之光。针对不少旅美人士隔三差五返台看病,有人就半是调侃半自豪地说,什么绿卡、金卡,还是台湾的健保卡有用!英国《经济学人》曾把台湾的全民健保评为全球第二名,仅次于瑞典。为健保代言的人士在总结原因时如此说,“生命不分贵贱的价值和尊严,因为有健保而得以彰显。

  在岛内高扬平等之旗时,陆生似乎成了躲在角落里难见阳光的群体。台湾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指出,陆生在台遭遇最大问题就是,早知有“三限六不”,但来台后发现只有他们受限,侨外生都没有,难免心生不平。自费看病,费用是一回事,“‘哪边都不是’的感觉更让人不舒服”,元智大学资传系陆生钟毅伦说。

   政治歧视的阴影

  “陆生纳入健保”案,蓝营积极推动,绿营的立场分野则极为清晰。民进党最初有言,陆生不是台湾民众、没有缴税给当局,凭什么享受与岛内人同样的福利措施?有评论者指出,民进党人士反对将陆生纳入健保的原因太过牵强,核心是对大陆敌对思维的结果,是“台独”症候群的典型特征。

  后来或许自觉太过分,绿营把政策立场修正为,不反对陆生加入健保,但“陆生要全部自付保费”。有人就翻出旧账反讥,当年民进党以“公平、人权”为由,提案所有岛外籍人士包括外籍生,都可纳入健保体系,由当局负担四成、外籍人士个人自付六成,如今却要求陆生全部自付,何来“公平、人权”?

  民意和舆论压力下,绿营“立委”陈亭妃也改口说,“全世界都一样,只要比照外国生,民进党团对陆生纳保没意见。”依旧希望夹带些“一边一国”的私货。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从2013年9月开始,只要是台湾学生,就读大陆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通通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在新北尘爆前半个月,台“立法院”正式表决处理“陆生纳入健保”案。受访的陆生欢迎之余也透露着谨慎,表示这个案子好像说很久了,可别又是雷声大、雨点小。果不其然,修正案在会期内仍未通过。“迟来的福利”到现在依旧没有兑现,在台陆生空欢喜一场。曾参选淡江大学学生会长的陆生蔡博艺表示,自己很容易感冒,过去都尽量不就医,案子通过后就可以“有需要就去看”。但她跟在八仙乐园尘爆中受伤的陆生一样,要正式搭上健保的列车,还要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