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勇队在闽北的抗战纪事:要把自由带回家乡

08.09.2015  13:36

(资料图片)
隶属于台湾义勇队的台湾少年团

 

  核心提示: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自此以后,台湾沦陷,无数台湾同胞流离失所,避祸于厦漳泉。随着抗战全面爆发,战火烧到闽南一带,数百名台湾同胞在国民政府的帮助下,转移到闽北的崇安县(今武夷山市),组建台湾义勇队,投身抗日。

  日前,记者走进武夷山市档案馆,翻开斑驳的历史档案,探寻那段历史——为了保护台胞的安全,1938年,福建省政府专门发文,将分布在全省各地的412名台胞陆续送往崇安县(现在的武夷山市)。台湾义勇队的抗战就此开始。

  不断输送抗战力量

  1938年秋天,为了帮助台湾同胞在崇安的生产生活,崇安县政府在境内设置了“台民垦殖所”,让他们从事垦荒种植工作。台胞到武夷山编入保甲后,居住于文庙和民权路一带的“台民宿舍”。

  当时,台湾抗日领袖李友邦从浙江金华来到崇安县。李友邦本是台北县芦洲乡望族子弟,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曾因与同学袭击日警派出所而遭学校退学。1924年,李友邦前往大陆,聆听孙中山演讲,参加革命,他相信“救台湾必须先救中国”。

  档案中,有一份李友邦在写给时任国民政府福建省主席陈仪的信,特别指出,多亏崇安县政府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不仅让台湾同胞可以在武夷山下躲避战乱、修养屯垦,还给予台湾义勇队很大的帮助,包括接送军旅、核销路费、安排临时住宿等。

  李友邦号召台胞参加台湾抗日义勇队北上抗日,引起强烈反响。1939年春天,第一批台湾抗日义勇队40余人从崇安抵达浙江金华,随同前往的6名台胞子女也组成台湾少年团。到了1940年7月29日,又有50余名在崇安的台胞乘车前往浙江前线,其中包括部分军属和儿童团员。

  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中共浙江省委统战委员会派中共党员张毕来去金华,帮助台湾同胞筹建义勇队。在张毕来的帮助和鼓励下,李友邦在浙江金华组织了台湾义勇队及台湾少年团,喊出了“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李友邦任队长兼团长。

  在李友邦的率领下,这支队伍逐渐成为众多抗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队员一般都会日语,就协助各抗战部队收集日军资料和情报,参与日语翻译和日俘管理工作。

  1942年6月30日,台湾义勇队炸毁了日军海军油库;7月1日,台湾义勇队在厦门日伪政府成立3周年的仪式上投放数十枚手榴弹,之后返回闽北浦城县隐蔽。“浙赣战役”期间,义勇队在建阳县(如今的建阳区)设立第四台湾医院,对军人、军属、义民、贫民等进行免费医疗救助。1942年前后,台湾义勇队在闽北、浙南建立樟脑制造厂,生产军需药品,供前线部队和后方民众治疗伤病。

  “要收回我们的家乡”

  “我们是台湾的小朋友,不甘心受敌人的压迫……帮助祖国做各种宣传救亡的工作,我们的父兄组织了台湾义勇队在祖国的各个战场上服务,我们就在台湾义勇队的领导之下,又组织了这一个少年团。”这是少年团在崇安活动期间给台胞的一封信。

  在武夷山市档案馆里,有关台湾义勇队档案种类众多,包括照片、书信、报纸等,当时在崇安县的台胞,上至55岁的中老年队员,下至7岁的儿童团团员,从学生、医生、工人,到政府职员、商人,纷纷向政府申请加入台湾义勇队。

  “台湾是我们的家乡,那儿有五百万人不自由……离了家乡奔向自由,要把自由带回家乡……要收回我们的家乡,我们得和敌人拼个生死存亡。”档案中,《台湾少年团团歌》这样写道。

  39岁的台湾女同胞曾慧英这样写《请战书》:“倭奴扰乱祖国,以致奉命集中到崇,经过年余辗转维持,愤气填胸,全无泄发,当此抗战时期,忍吞声色,幸得浙金义勇队实现,得此机会,誓往前方效力”。

  陈春圃也是报名参加抗日的留崇台胞之一。档案显示,1915年,陈春圃于台湾公学毕业,20岁时毕业于日本东京某卫生学校。1927年在漳州设立中西医院,1939年,已过不惑的陈春圃主动请缨,向台湾义勇队提出入伍申请。

  义勇队1940年4月创办《台湾先锋》,宣传台湾要摆脱日本统治,返归祖国。1940年6月,少年团回到崇安,与父母一起宣传抗战,通过讲演、绘画等形式,教唱《义勇队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并演出新编《放下你的鞭子》《最后胜利》等独幕小剧。

  1945年底,台湾光复,台湾义勇队成员返回台湾。如今,昔人已去,但台湾义勇队留在九曲溪畔的摩崖石刻“打倒日寇,保我中华”,还在向世人诉说着台湾同胞在炮火下的坚贞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