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专访台湾专家陈昭郎:乡村旅游应把生命教育放进去

07.09.2014  22:02

    新华网厦门9月7日电(记者 蒋丽敏)“农业既是一个生活产业又是一个生命产业。乡村旅游应该把生命教育放进去,让游客特别是小朋友能够感受生命价值,学会尊重生命,更重要的是懂得发挥个人生命力。”在第十届旅博会两岸乡村旅游圆桌会议现场,台湾休闲农业学会创会理事长陈昭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

    本次圆桌会议,旅博会组委会首次联合大陆9个省市旅游局与台湾9个知名旅游协会共同联办,集聚大陆和台湾最有优势、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者,为乡村旅游问计献策。陈昭郎作为台湾方面的重要嘉宾,作了题为《台湾乡村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策略、特点及未来趋势》的主旨演讲。

    在陈昭郎看来,大陆和台湾乡村旅游各具优势。大陆乡村旅游生态和文化资源都非常丰富,只是由于起步比较晚,没有好好包装应用到旅游方面,还停留在“打打麻将、钓钓鱼、喝喝茶、采采果”比较浅显的层面。而台湾乡村旅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服务品质更高,倡导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保育和生命教育“四生一体”。

    “农村有丰富的生命现象: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游客可以实地去观察、去听、去摸、去体验……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同时希望大家特别是孩子能够学习尊重生命,更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长大后懂得发挥生命力。”陈昭郎指出,乡村旅游应把生命教育放进去,弥补孩子单纯城市生活的体验短板。

    那么如何去注入生命教育?

    “一是靠导览解说,二是体验活动的规划设计。”陈昭郎指出,目前这两点已成为台湾乡村旅游项目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是大陆方面亟需完善的两个方面。

    陈昭郎具体阐释道,在导览解说上,例如一棵树,不仅要和游客介绍这棵树的名称,还要告诉大家它的特点、作用,它是如何成长的,与人的关系,甚至与之相关的人文历史故事等等。此外,乡村旅游项目不是单纯的“我讲你听”,要设计体验活动让游客去玩去做,这样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陈昭郎强调,目前大陆乡村游硬件配套发展得不错,服务品质还有待提高。从台湾乡村游发展情况来看,服务品质已成为乡村游吸引游客的决定因素。

    谈起发展趋势,陈昭郎认为,未来乡村旅游将承担消除城市居民亚健康状态的使命。“大家来乡村玩,追求的无非就是快乐和健康。城市一族很多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乡村旅游可以帮助大家纾解压力、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