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规定:转基因食品禁入校园

16.12.2015  12:39


为保障学生食品安全,台湾“立法院”上午三读通过“学校卫生法”修正案。未来台湾地区学校供应膳食强制禁用基因改造食材及初级加工品,保证转基因食品远离校园。条文还规定,全台“直辖市”、县市政府组成的学校午餐辅导会,成员组成应加入四分之一现任学生家长。


  为加强餐饮卫生,三读条文也规定,各级教育主管机关应会同农业及卫生主管机关,每学年至少抽查学校餐饮卫生一次。“教育部”应定期会同地方政府稽查学校午餐办理情形,并派员访视。


  有“立委”表示,转基因食品具有风险不确定因素,推动“立法”成功,是由下而上、从地方到“中央”的力量。未来仍需教育、卫生与农业部门共同强化配套措施,兼顾营养均衡、弱势关怀、农业生产及饮食教育,“修法”成果才能真正落实。


  国民党“立委”卢秀燕说,大人有权拒买拒吃转基因食品,但学生享用营养午餐却没得选择。该法案通过后,孩子能吃得更安全、安心,也象征民众的食品安全观念更进一步。


台湾大豆玉米制品多为转基因


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相关法规,强制禁止转基因食品进入校园。台湾大学农艺系郭华仁教授昨天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台校园的转基因食品,主要就是大豆和玉米的加工制品以及相关油料。


  郭华仁介绍,台湾禁止种植任何转基因农作物,餐桌上的转基因食材全是进口而来,而目前获得台当局批准可以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只有黄豆和玉米两种。他说,由于台湾对黄豆和玉米需求量大,而自己生产的比例又极低,因此,这两种食品长期仰赖进口,尤其是向美国进口。据了解,台湾进口而来的黄豆与玉米,绝大部分属于转基因品种。


  郭华仁教授曾对台湾的转基因食品有过详细的调查。他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台湾每年进口的转基因黄豆和玉米分别约为230万吨和400万吨,绝大多数用于加工成色拉油或饲料,只有一成即23万吨左右的黄豆,用于豆浆、豆腐、豆皮等豆制品的制作。台湾自1995年起实行公立中小学“营养午餐”计划,校园的转基因食品主要就是豆制品,以及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制成的食用油,这也正是未来校园转基因食品管控的重点所在。

作者: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