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谈“九合一”选举反思:台湾养“刁民”?

17.12.2014  15:11

台湾“九合一”选举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凭良心说,盖棺还没有论定。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6日发表评论说,虽然选举结果是颗震撼弹,可也似乎是颗烟雾弹,因为执政党败得这么惨,却没人测得准,到底是怎么演到“墙倒众人推”境地?说就为ECFA、服贸争议“亲中卖台”?则换上绿营,来个两岸老死不相往来,台湾经济就有救吗?说系为开征证所税、打压炒房?但执政党如果不做,不更坐实了它纯粹是为财团服务的吗?

那再说取消军公教年终慰问金,害铁票生锈?其实至今,没人能证明,钱少掉的军公教,是票少掉的执政党致命之因;何况年金改革是趋势,不开刀可能丢掉更多选票。那好吧!就说是放手让油电双涨、接连引爆的食安危机?实在话,多数民生新闻,老百姓是船过水无痕的;尤其馊水油没影响油源所在的屏东选情、油管气爆没影响伤亡惨重的高雄选情,凭什么在北台湾,执政党吞下了馊水油、遭到了气爆呢!

所以,在烟雾尚未散尽之前,要明白这颗震撼弹的破坏深浅,恐怕为时尚早。以前人说“人民眼睛是雪亮的”;现代人则被网络、媒体、民粹、广告,喂养成了“刁民”。面对法令,他们刁难;面对政策,他们刁钻;面对投票,却又十分刁滑,看形象、看牛肉、看气氛,甚至常常只看“奇毛基”。选前民调的失准,正好反映了这一点。

只能说,此间有个“”结构,包括公权力不彰、老板不加薪、分配不公平,乃至看不到未来等等,民心求新求变,大家希望换人做做看,用选票来“解构”。至于在蓝绿两党日益同质化、经济挑战日益严峻化的大方向下,蓝下绿上,换一批县市长,是否就代表台湾走对了路,“刁民”们投票当下,大概也没答案。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