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市政协五次全会召开前 厦门市政协委员开展视察

23.12.2015  10:42

  12月11日,中共、特邀一界别1组和民进界别的政协委员,视察集美区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情况。图为集美许溪。(本报记者 王火炎航拍器摄)

  【核心提示】

  厦门日报讯 为迎接十二届市政协五次全会的召开,谋划好新一年政协履职,最近一个月来,300多名市政协委员分为11个视察小组,对厦门社会事业、经济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视察活动,以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五大发展”示范市献计出力。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政协文史委提供)

   加快岛外溪流生态环境整治

  12月11日,中共、特邀一界别1组和民进界别小组的政协委员,视察岛外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中共、特邀一界别1组 民进界别

  溪流是厦门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厦门岛外共有后溪、瑶山溪、过芸溪、东西溪、官浔溪等10条主要溪流,总面积1012.5平方公里,总长达到465公里。加强这些溪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厦门水环境安全及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推进岛外溪流生态建设,12月11日,市政协主席张健、副主席魏刚带领中共、特邀一界别1组和民进界别的政协委员,视察了集美区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杏林湾水域截污整治工程建设情况。张健指出,厦门是座缺水的城市,水环境对厦门至关重要。集美区通过农产转型将环境治理和养殖户再就业这对矛盾恰当处理,给大家以启示。未来的小流域要持续清澈,就要按照这个理念继续进行治理。而在城区内,优良的水域才能构建起优美的环境,以此集聚更多产业,让新城区更具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委员们认为,集美区委、区政府贯彻市委部署,以“疏堵结合、因势利导”原则,科学规划,机制创新,通过“资源+合作社+农庄”的新模式,实现控源截污,是厦门岛外流域水生态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很有借鉴意义。委员们建议:1.科学规划,分期实施。把岛外溪流整治与景观规划纳入“十三五”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统筹考虑,综合考量垃圾综合处理、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工业园污染防治、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农业等各项工作,细化目标、措施,分阶段分目标推进落实。2.机制创新,有效管理。严格执行河长制,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河道养护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和河道养护管理联合执法机制。建立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分期考核付款机制,每个付款时段都必须实现达标排放。流域村庄全面落实农村垃圾上门收集机制,确保垃圾不落地。3.总结经验,借鉴推广。选取有条件区域,推广集美许溪小流域“资源+合作社+农庄”的治理模式,实现控源截污,形成绿道系统、生态环境、农村面貌、产业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