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只非洲白长角羚入住福州动物园 可10个月不喝水

01.10.2014  10:18

  剑羚

  10月1日讯 福州动物园又迎来新朋友。昨日,记者在园内的非洲食草动物混养区看到,3只长着弯弯的尖角、有些像羚羊的动物在悠闲地吃着草,身体上覆盖的毛是灰褐色,但脸部、腹部及四肢下部的体毛却是白色。

  “这是前几天刚从深圳引进的3只剑羚,国庆与市民见面。”动物园工作人员小柯介绍,这两雄一雌的3只剑羚,年龄在2~5岁,它们头顶长着一对又弯又长的角,角的末端犹如锋利的刀剑,“剑羚”由此得名。剑羚原产自非洲干燥草原及沙漠地区,在46℃高温下也不用排汗降温,比骆驼的耐旱能力还强一些,“据说它们可以10个月不喝水,通过吃草来补充水分”。

  与2只剑羚相伴的,还有2只高高的大驼鸟。小柯介绍,动物园首次实行非洲食草动物混养,将生活环境和习性相近的剑羚与鸵鸟放在一起,不仅集观赏性和教育性于一体,而且也能促进它们更加活跃、健康。

  此外,市民还可以看到焕然一新的火烈鸟展馆。目前馆内

  相关新闻:

  福州动物园来了3只白长角羚

  白长角羚

  10月1日讯 为了迎接国庆节,福州动物园首次引进3只非洲白长角羚,并首次尝试将动物进行混养、场地丰容改造。昨天,与非洲鸵鸟混养的白长角羚与游客见面了。

  昨天,记者在动物园南区草食动物混养区看到,3只非洲白长角羚与两只鸵鸟圈养在一个展示区。其中一只非洲白长角羚在运输途中受了一点伤,因而被单独圈养在里面。

  “这3只白长角羚是上周从深圳野生动物园引进的,两公一母,最大的那只受伤了,今年5岁;最小的2岁,也是公的;母的3岁。这是福州动物园首次引进白长角羚。等它们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再考虑为它们配对。”非洲草食动物饲养主管小柯说,跟白长角羚一起引进的,还有一只混养的小鸵鸟。

  据小柯介绍,白长角羚栖息在非洲和阿拉伯的沙漠和干燥的平原地区,是世界珍稀物种之一,“它们很抗旱,耐饥渴能力比骆驼厉害。寿命约为20年。”

  另据了解,现在国外流行动物混养,国内大动物园也在逐步采用。小柯说:“此次福州动物园首次尝试动物混养,可以向游客阐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此外,福州动物园还尝试着对火烈鸟的场地进行丰容改造。

  (福州晚报记者 綦 芬/文 陈建国/摄)

  非洲白长角羚入住福州动物园 可10个月不喝水

  园内装了一面大镜子,为喜欢群居的火烈鸟带来安全感

  海峡都市报讯 近日,福州动物园里来了新成员——3只漂亮的白长角羚,园方同时还为火烈鸟安装了一面大镜子,给予火烈鸟们“双倍”的安全感。

  “这3只白长角羚是通过交流互换从其他动物园来到福州的。”昨日上午在动物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其中1只白长角羚,从笼中探出头,好奇地看着记者的相机。工作人员说,这只母白长角羚由于从小是人工喂养,有些黏人,性格很可爱。白长角羚生活于干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带,好合群,感觉灵敏,善于奔跑。“它们可以长达10个月不喝水,比我们熟知的骆驼更加耐渴。”在不远处,一群鸵鸟正昂首踱步。“这是我们福州动物园新近尝试的‘混养’,将不同的动物养在一起,它们的生活也更有趣。”当然,鸵鸟和白非洲白长角羚长角羚以前就是非洲草原上相亲相爱的好邻居。据悉,白长角羚的毛皮十分顺滑柔软,无论雌雄都生有弯刀似的长角,由于遭到大量的捕杀,数量已经不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珍稀物种之一。

  动物园还为火烈鸟的笼舍加装了一面大大的落地镜。工作人员介绍道:“火烈鸟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加装一面镜子让它们觉得自己有很多伙伴,会很有安全感。”在镜子面前,火烈鸟们优雅地取食、戏水,对它们来说,看见有一只“好像比我更好看”的同类,会让它们更加努力进食、成长。

  (海峡都市报见习记者 陈贽超 记者 黄孔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