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大口窑重振“海丝”辉煌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建南平4月15日电 题:古老大口窑重振“海丝”辉煌
作者 张丽君 王树瑜 袁野
章清,福建北部山区浦城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踏上了重振古老大口窑“海丝”辉煌的追梦之旅。
大口窑遗址位于福建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是宋元时期以生产青白瓷为主的一处重要外销瓷窑场。据载,大口窑烧造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后逐渐衰落,至清代完全废弃。
当下,国家发布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行动和愿景,福建正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章清追梦的信心更足了。
“将传统工艺和现代青瓷艺术结合起来,重现大口窑瓷器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是我一直以来追寻的目标。”在自己工作室中研制大口窑瓷器的章清,一边拉好十几个瓶状的泥坯,一边对记者说。
1998年,章清在一个搞收藏的朋友店里见到了出土自大口窑的龙虎瓶,就缠着朋友把大口窑的历史、特点、价值问了个遍。“我当时觉得这个瓶子刻工精美,造型也很独特,就对这个瓶子的来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章清说。
实际上,初中毕业后,章清报考艺术学院未果,便和哥哥一起在浦城县临江镇办起了一家碗厂,并先后到江西景德镇、浙江杭州、龙泉等地拜了5位资深前辈为师,从此和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口窑当年的产品从日用生活器皿到妇女梳妆用具,从文房用品到动物玩具,应有尽有。大口窑的产品釉色明彻丽洁,花纹光彩见影,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是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往来的使者。”章清被这座古窑的历史积淀和艺术特质所吸引。
伴随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产自大口窑的精美瓷器经南浦溪流入闽江,从福州港、泉州港出海,远销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蜚声国际。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不断来到大口窑实地考察,大口窑瓷频频现身国外,印证着这座古窑当年的繁华。日本考古专家、《世界陶瓷全集》作者藤冈了一曾这样盛赞大口窑,“大口窑的制品是由技艺高超的工匠制成”,“大口窑是个宝库。”
专家的赞誉、历史的辉煌,更加坚定了章清的追梦之心:在有生之年,把“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浦窑火发扬光大。
如今,来自景德镇、龙泉等地的许多瓷器收藏界人士常慕名而来,欣赏、选购章清烧制的大口窑瓷器。在业界人士眼中,章清烧制的大口窑瓷器有“三到位”,即开古到位、造型到位、釉面到位。
“一开始我只是简单的仿制,恢复大口窑的产品。熟悉工艺特点以后,我就开始以大口窑的器型、釉色为基础,融入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研发大口窑瓷器工艺品。”2014年8月,他烧制的大口窑瓷器工艺品——镂空葫芦瓶获得了上海国际礼品创意设计展金奖。
为了弘扬大口窑青白瓷文化,浦城当地政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大口窑遗址保护和瓷艺文化研究列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从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去年,浦城县委宣传部还牵头成立了“浦城县大口窑瓷艺文化研究会”,从推介、研究、产业化等方面着手开展大口窑瓷艺文化的抢救。章清受聘为浦城县大口窑瓷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在当地政府给予场地、文物研究、学术研讨等方面的帮扶下,章清成立了“浦城县大口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踌躇满志准备把大口窑瓷艺文化推向更大的市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