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公益微电影《出水芙蓉》热映

26.06.2014  19:01
古田公益微电影《出水芙蓉》热映 - 福建之窗
古田公益微电影《出水芙蓉》热映 - 福建之窗
来源: www.ndwww.cn

   出水芙蓉》正在拍摄中

   出水芙蓉》剧照

   宁德网消息 (苏洪波 文/图) 6月18日,旨在宣扬关爱女孩的古装公益微电影《出水芙蓉》在“第六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活动期间,于古田县举行隆重的首映式,并在腾讯、新浪、优酷等视频平台上公开播放,腾讯微博对此信息进行了转播推荐,短短一周时间,视频点击量已超10万人次。该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影片倡导婚育新观念,摒弃重男轻女陈旧观念,引发网友热议和点“赞”。

   挖掘本土题材拍摄微电影

  微电影《出水芙蓉》由古田县计生局牵头投资出品,省作协会员、古田本土作家张敏熙担任编剧,于今年5月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古田县杉洋镇取景拍摄,系我省首部聚焦“关爱女孩”主题的生育文化影视作品。

  微电影时长20余分钟,取材于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女婿黄干在古田蓝田书院讲学期间所作的《戒溺女歌》,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剧情的开头,电影便呈现了民间弃溺女婴的陋习。宋朝末年,理学大师朱熹的女婿黄干应古田学友林用中之邀,携妻女朱兑、芙蓉来到古田蓝田书院讲学。芙蓉与黄干的门生林云松相互倾慕。芙蓉是黄干夫妇于溪边木盆中捡到的养女,黄干发现,林云松身上佩戴的腰牌与当年捡到芙蓉时留下的腰牌一样,由此怀疑林云松与芙蓉是亲兄妹。后经林用中解释才知林云松也为抱养,有情人终成眷属。黄干感慨写下《戒溺女歌》,林用中出资在县城出入必经的紫桥头立下“永戒溺女”的石碑,用以警醒乡人……

   公开放映宣传婚育新观念

  据悉,该剧编剧张敏熙系古田侨报主编擅长电视宣传片、微电影剧本创作。该剧插曲《戒溺女歌》由古田县作曲家黄家祥谱曲,歌词系朱熹女婿黄干在古田讲学期间所创作,由当地百姓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剧中出现的“戒溺女碑”由古田县书法家李平辉题写。杉洋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热情接待、大力支持,组织学校师生作为群众演员参加演出。加之剧情一波三折,耐人寻味,《出水芙蓉》在当地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这不愧为一部本土人士联手精心打造的好作品。”首映式现场,观众们评论说,影片依托古田县“蓝田古文化”真实背景,既弘扬了以“仁、德”为核心的朱熹理学文化,又摒弃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弘扬“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观念,对于后人教育意义很大。

  据编剧张敏熙介绍,微电影是近年流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形式生动、传播速度快、拥有授众多、宣传效果好的特点,特别受青年人喜爱。古田县计生协会副会长阮萍表示,在新时期,相较于传统口号式的宣传,微电影更为大家所喜爱,它形式新颖,通过情节画面展现完整故事,生动活泼、易于传播。该影片也是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做好新时期宣传工作的一个尝试,希望以先人故事教育后人。

   影片受欢迎七天点击超10万

  影片在上传至网络后,点击量迅速上升,受到网友的热捧并引发热议。

  “遗弃女婴,情何以堪。但是现在依然有人将亲生女儿遗弃。生男生女,应当顺其自然!”“社会应当有好风尚,女儿也是传后人。故事一波三折,最后有了一个大欢喜结局。”“《戒溺女歌》,曲调婉转,悲伤,但是好听!希望大家都来观看这一部微电影。”不少网友在观看完影片后,批判遗弃女婴陋习,为影片倡导的“女儿也是宝”观念点赞。

  据统计,影片视频上传至腾讯、新浪、优酷等视频平台后,短短一周时间,网友播放点击量已超10万人次,并有许多网友对影片作出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