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一男子手机中毒 银行卡被盗刷6600元

22.07.2015  14:47

   宁德网消息(记者 孙丽晶 通讯员 陈锦铭) 手机中了病毒,无法正常接收短信,古田男子王先生并未在意。没想到就是这样的“疏忽”,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7月15日,王先生发现不对劲时,其与手机绑定的一张银行卡内6600元已经不翼而飞。记者从古田警方了解到,因手机中毒,导致绑定的银行卡信息被窃取,这是一种新型犯罪手段。警方提醒,市民应提防虚假WAP网址和钓鱼网站,在通过手机绑定网络支付时,最好要办理电子口令卡等多重防护。

   手机中毒银行卡钱被盗

  7月15日上午,家住古田县城东街道的王先生被手机短信声吵醒。一看手机,竟是一条银行卡消费了700元的“验证码”短信,这让他彻底没了睡意。他意识到银行卡可能出了问题,立即打电话挂失。不到1分钟时间,他卡里700元还是被蹊跷地转走了。他赶紧到古田县公安局报警。

  古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查看王先生近期的手机账单发现,从6月28日起,王先生的手机陆续给广州的同一号码发过多条短信,但王先生并不认识该号码,他也从未给该号码发过短信。王先生称,从6月25日起,其手机好像中毒了,无法收发短信。因7月14日公司会发工资,他在前一天才把手机送往手机店修复。

  没想到就因这个疏忽,自己的银行卡成了别人的“提款卡”。6月28日至7月14日期间,王先生所持的与该手机捆绑的银行卡先后9次被人通过网银、支付宝支付等方式,盗走6600元。

   新型犯罪手段市民需警惕

  让王先生困惑的是,其银行卡在身上,绑定的手机收到的动态验证码也未曾透露,为何钱还是不翼而飞?面对这样网银蹊跷消费的情况,古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分析,犯罪分子要转走王先生的钱,一是要获得王先生的卡号和网银登录密码,二是手机被黑客攻克,收到的手机动态验证码被拦截。

  犯罪分子获得卡号与网银登录密码,有两种渠道,一是在受害者电脑或手机上植入木马,盗取这些信息。二是受害者在线下POS机上刷卡消费,也可能泄露卡号与取款密码。王先生手机中毒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较大,下载了带木马的APP或误点了有病毒的网页链接,从而导致手机信息及绑定的银行卡等信息被窃取。

  古田警方称,这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目前在古田县还是第一例。目前,该案古田警方在进一步侦破中。

   警方提醒:

   提防虚假WAP网址和钓鱼网站

  据了解,手机绑定银行卡,下载银行APP,选择手机快捷支付等这些便捷的移动端金融服务,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可能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但方便自己的同时也可能“方便了”别人。怎样才能让手机银行和手机绑定的网络支付更加安全呢?

  警方提醒,用户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认为单凭有密码和手机动态验证码就是绝对安全。在通过手机绑定网络支付时,最好还要有多重防护,比如办理网银盾、电子口令卡等再次保障安全的工具。

  涉及网络支付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电商网站进行交易,同时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查杀和拦截手机盗号病毒,并识别短信、网页中可能存在的“钓鱼”网站链接。

  此外,市民要妥善保管好手机和密码、设置合理的转账支付限额、开通及时短信通知服务、提防虚假WAP网址和网络钓鱼、使用完手机银行后应及时清除手机内存中临时存储的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

  使用手机银行的用户,在碰到不能收发短信,或者无法接打电话时,也要多一个心眼,及时关注SIM卡是否被补办,以及手机银行的资金动向。

   新闻链接

   手机丢了

   这六件事你必须做

  不少人的手机绑定了微信、支付宝、网银等,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警方提醒:市民若发现手机丢了,第一时间要做以下六件事:

  1、致电运营商挂失手机号;

  2、致电运营商冻结手机网银;

  3、手机绑定支付宝的拨打95188挂失;

  4、微信用户登录110.qq.com冻结账号;

  5、修改微博、微信、QQ等密码;

  6、找手机运营商补手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