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警更快更高效 20年前向全国推广的漳州110"变样了"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7日电(黄雪玲)“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在福建省漳州市,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论何时何地,一旦有危难,老百姓第一时间想起的,便是拨打110。漳州110服务,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生警情后,漳州110民警快速反应、处置。资料图漳州110,是漳州市公安局巡逻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1996年,公安部向全国推广漳州110经验做法,号召各地公安机关建立快速反应新机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推动了中国警务的一场深刻变革。1997年11月,国务院授予漳州110“人民的110”荣誉称号。漳州110的事迹从此传遍大江南北。
20多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漳州110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防控各类风险的能力水平,筑起了一道守护漳州安全的坚实屏障。
勤务改革,处警再快一些
“每一位老百姓在拨打110报警电话的时候,他最希望的就是快点见到出警的民警,快点得到帮助。”在漳州110,一位民警这样告诉记者。
发生警情后,警方快速反应、处置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漳州110的金字招牌。
2017年6月11日12时50分许, 漳州110民警接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通报,有群众报警称自己停在龙文区龙文花园的电动车被盗。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通过调取店铺监控、拦截盘查,仅15分钟,民警就抓获嫌疑人邵某并查获了被偷的电动车。
这样的反应速度,得益于漳州110在2016年7月1日启动的新一轮勤务改革。
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教导员郑瑞钟告诉记者,按照“首接首责、就近派警、梯次投送”原则,漳州110将市区划分11个巡逻警区, 全天24小时始终保持16个梯队、40名警力在路面巡逻执勤。在执法执勤中,每位负责巡逻、接处警的民警,可以通过个人移动警务终端实时与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保持联络,一旦发生警情,能及时反馈情报信息,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实现快速精确调度。
接处警中的漳州110民警。资料图在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记者看到,依托高清监控探头、整合社会视频资源,全市路面情况尽收眼底。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综合科科长曾李鸿介绍,指挥情报中心通过单警定位装备、接处警一体化车载终端等数字化装备,可以实时定位每部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
据统计,新勤务模式运行一年来,漳州110共接处警接警39130起,日均107起,其中抓获嫌疑人1549人,日均抓获4人。
分流处置,联动再多一些
和全国各地的110一样,漳州110也面临各类社会求助类报警占用过多警力资源、有限的警力资源被大量消耗、同时间发生的真正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警情却极有可能因此延误等问题。
如何快速分流非警务类警情,使群众得到更快速便捷的服务?2013年,漳州市城管执法局组建指挥中心,建设“数字城管”平台,主动对接漳州110,打造“民生110”,统一受理处置民生服务事项,并与水、电、燃气、管网、交通、环保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涉及城市管理服务的求助电话,由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转给“民生110”处理,形成公安110集中管警务,“民生110”管民生求助的工作格局。
郑瑞钟介绍,目前,漳州110已陆续梳理了6类34项民生服务类警情流转至12319“数字城管”系统受理处置,实现“非紧急民生类报警”由城管指挥中心集中指挥处置,打破以往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
目前,在漳州,由公安110接报的非紧急类民生服务警情已下降至日均不足10起,且均通过系统流转12319平台,处置率、结案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倾注真情,服务再近一些
漳州110大数据统计显示,在非警务类警情中,移车、市政服务、轻微刮擦交通警情成为百姓的重点需求。在外部借力、分流警情的同时,漳州市110着力从内部挖潜,通过进一步规范警情受理、提升科技含量,减轻基层负担。
2016年5月,漳州110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建成,该平台整合了出入境证件办理、交通违法查询、人员走失、身份证办理进度、自助移车、交通事故快处等3类26项便民微服务功能。群众只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漳州110微信公众号,办理相关业务。
截至2017年4月15日,漳州110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警情“快处”服务达9888起,为一线交警减少了19776人次、197760分钟的处警时间;提供自助移车服务12803次,为110接警台节省处置时间128030分钟。漳州110的指挥调度更加灵敏,勤务运转更加高效。(完)
【责任编辑:施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