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54.6%受访者称今年中秋节公款送礼明显减少

11.09.2014  09:20

  今年中秋节前的一个星期,教育部下属某事业单位员工汪正琪就看到了单位宣传栏显眼位置贴出的通知,要求杜绝一切公款送礼、滥发福利的行为。直到中秋节放假的前一天,他才在午饭时从单位食堂领到了一块五仁馅的月饼。而在往年的中秋节,汪正琪都能领到单位发的一盒月饼外加1000元钱。   不止汪正琪所在的单位今年中秋节没有了过节福利。在中纪委多道禁令重拳出击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背景下,公款送礼、发放福利行为,今年也都纷纷销声匿迹。

  中秋节假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在全国范围内对1853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4.7%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中秋节自己所在单位发了月饼或其他福利,55.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54.6%的受访者确认今年中秋节前后身边公款送礼的行为明显减少,58.1%的受访者对于中央关于纠正节日“四风”禁令的效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受访者中,民营企业职工占35.2%,国有企业职工占22.0%,事业单位员工占18.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占5.9%。

   54.6%受访者证实今年中秋公款送礼明显减少,但仍有问题值得警惕

  对于今年中秋节福利消失,汪正琪和他的同事其实早有思想准备,并没有太多的抱怨。他说:“扭转整个节日的奢侈风气毕竟是一件好事。

  新疆乌鲁木齐市某电力行业国企员工张扬(化名)对于今年单位中秋福利的消失感到有些突然。往年每到中秋节,单位都会给员工们发放一盒月饼和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可是今年,这两样都没有了。张扬的老公也在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他们单位也只“低调”地发了月饼券。

  调查显示,在今年中秋节受访者家中月饼的来源上,“自己购买”排在首位(49.4%),其次是“亲友赠送”(32.0%),排在第三位的是“单位发放”(27.4%)。其他还有“客户赠送”(6.7%)、“下属赠送”(4.5%)。

  不但公款发月饼、送月饼的行为明显减少,以往奢华的月饼礼盒也纷纷瘦身。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超市的月饼销售点发现,今年市场上的月饼礼盒大多在100~500元之间,包装较为简约,性价比高的散装月饼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普通消费者是主流,单位的预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