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6%受访者反感影视剧“大制作等同大明星”

19.01.2015  16:16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杜桦认为,一些经典老剧,如《西游记》、《红楼梦》、《四世同堂》等,创作者为了一部好作品会拼尽全力。而现在很多影视剧更像是资本运作,艺术创作已经被边缘化了。杜桦认为,要治理影视剧市场乱象,必须加强影视剧融投资和资金流向监控,加强院线票房收入和电视剧收视率的监管,让投资者无暴利可牟取。

    如今,荧屏和银幕上出现很多大牌云集的“大制作”。但有人发现,一些标榜“大制作”的影视剧一味追求明星效应,明星片酬占了一部剧总体投资的大部分,编剧、拍摄、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等环节的花费只能一再压缩,最终导致大片变烂片。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0646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0.8%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大制作等同大明星”的现象非常普遍,86.3%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反感。针对这一现象,51.1%的受访者认为应合理限制明星片酬。

    受访者中,00后占6.5%,90后占43.5%,80后占38.5%,70后占6.1%,5.3%的人为60后及以上。

    90.8%受访者感觉当下“大制作等同大明星”现象普遍

    调查显示,对于当下号称“大制作”的影视剧,74.5%的受访者直言不喜欢看,仅13.4%的受访者喜欢看,12.1%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在重庆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张洁,说起最近一次观影经历就很气愤。“周围到处都是宣传广告,主演也是公认的大明星,我们就去电影院看了。可台词、剧情都太雷人了,没看到一半就出来了”。

    电影爱好者霍刚认为,国产电影近年来也有一些用心之作,但大部分还是只靠明星来撑场面,作品宣传也全靠绯闻博眼球,“对于这些影片,观众就应该自觉抵制。如果盲目支持,会给创作者错误的反馈信息”。

    北京某影视制作公司编导常阳说,现在很多影视剧用的都是身价特别高的演员,但讲的全是家长里短的故事,剧情狗血、情感空洞,会让观众感到失望,也会对明星产生失望心理。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杜桦认为,客观地说,现在的影视剧大制作在摄录美灯服化道等各环节,都比过去有显著提高,但是在对原著的理解和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态度都很不认真。

    调查显示,90.8%的受访者感觉当下“大制作等同大明星”的现象非常普遍。86.3%的受访者对这一现象表示反感,10.0%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表示认同的仅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