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两岸共同记忆 福建“大有可为”

18.01.2019  11:43

  发掘两岸共同记忆,福建“大有可为”,也应该“有所有为”。

  福建省两会18日继续召开。福建省人大代表、漳州市聋哑学校校长陈海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每一段两岸共同记忆,都诉说着一段感人故事,记载着两岸共同走过的历史。

  闽台关系源远流长,形成了许多两岸共同记忆:从颜思齐、郑芝龙等人的宗祠、谱牒、碑拓,到清代闽台官员互派并招揽大批闽籍移民赴台垦殖的宫藏档案;从郑成功子嗣在闽买卖土地的地契到台湾“雾峰林家”在鼓浪屿建造的菽庄花园;从封封“两岸家书”到迁台亲历者及其后裔的口述。

  陈海霞认为,这些共同记忆真实反映了两岸几百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和交流,彰显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亲的民族情感,是研究近代两岸经济史、社会史等最原始而珍贵的资料。

  曾担任过福建省档案局局长的福建省人大代表丁志隆指出,当前,两岸共同记忆面临着资源分布零散、资源流失严重、资源开发不足等难题。漳州市档案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两岸家书”民间现存总量约在1万到1.6万封左右;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两岸家书”面临着损毁和流失危险,有的因为城市拆迁改造,或者民间丧葬习俗,正在流失或被收购。

  对此,陈海霞建议,福建应率先发掘两岸共同记忆,设立专项抢救保护资金,启动抢救保护计划。她指出,展开闽台两地双向征集活动,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分类整理、登记造册,扫描、消毒,修复和安全保管;组织专家鉴定,开展学术研讨,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系列开发利用等。

  陈海霞还建议,两岸共同记忆应积极申报国家和世界记忆名录。

  丁志隆则聚焦“推动福建迁台家族记忆体系化、系统化”。他说,福建迁台家族是闽台长久往来的历史见证者,是推动闽台融合发展的践行者。

  丁志隆建议,把涉及福建迁台家族记忆相关资源的甄选、征集等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联合闽台两地文化部门,建立迁台家族数字资源的共享交流平台,建立以两岸高校等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研究基地,定期开展两岸学术及民间的交流活动。

  红砖建筑是闽台两地共有的建筑特色,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福建省人大代表、厦门文学院文学编辑李靖建议,推动闽台红砖建筑联合保护以及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记者 龙敏)

【责任编辑:洪卉】
福建边检出台四项措施 春运期间服务闽台两岸交流往来
  近日,厦门出入境边检总站研究出台四项措施,福建新闻
“闽台家园”新尝试:台湾人帮扶台湾人在闽创业就业
  新华社福州1月22日电(记者 许雪毅)走进福州鼓楼区鼓东街道里的“闽台家园”,一块“256.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