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纪实

05.07.2018  18:30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茜偌 通讯员 李红海 赵爽

  碧波荡漾,青瓦白墙。这里是洱海。

  水质下降,蓝藻密布。这里也曾是洱海。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说,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从“一湖之治”扩大到“流域之治”,云南省气象部门积极发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业务,为拂去这颗滇中高原明珠上的“灰尘”送去喜雨。

   困局:如何科学治理与长效保护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云南省内各个高原湖泊污染日益严重。觅得治理良方、还碧波万顷,无疑成为云南省亟待解决的难题,洱海也不例外。

  “洱海属半封闭湖泊,没有大江大河的导入,加上汇水面积不大、产水量少、蒸发量大、降雨集中等因素,导致这里水资源短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影中心工作人员张振秀介绍,通过研究洱海人工增雨试验作业条件发现,由于洱海存在多年形成的水体富营养化、点多面广的污染源,单一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措施治理难以取得实效。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洱海水环境状况的下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而保护治理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综合治理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气象、地理、环境、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需要长期、渐进地付出努力。

   切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早在1995年,大理气象工作者就开始实施洱海人工增雨蓄水项目,证明了人工增雨蓄水作为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可行的。之后,“洱海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洱海水资源的影响”项目研究表明,洱海水资源量与年降水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多年的理论研究,为人工增雨技术在洱海流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洱海生态环境的修复,气象部门逐渐有了思路——通过人工增雨可有效开发空中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于农业抗旱,特别是在不宜发展灌溉的山地和雨养农业区,更具优势。

  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开启抢救模式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大理跨越式发展的意见》,要求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确保洱海水质稳定并持续向好,人工增雨作业作为蓝藻水华防控工作内容参与洱海保护治理工作。

  “针对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势在必行。要先把洱海修复,再把成功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8个高原湖泊,建设水面生态气象监测系统,进一步开展湖泊水量、水质气象预测评价评估模型研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生态修复工程。”云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建刚强调。

   解局: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随着洱海人工增雨作业规模不断扩大、频率不断增加,作业技术中的短板逐渐暴露,空中作业越来越多,申请作业时间越来越长。生态修复型人影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为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影业务,气象部门将建立飞机作业保障基地、加强人影作业指挥平台和作业基地建设等写入《云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为全省划定路线。

  目前,大理州气象局已在洱海周边建立标准化人工增雨固定作业点、洱海水上自动观测系统、苍山—洱海剖面观测系统、大气负氧离子自动监测系统等,对洱海流域生态保护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测。

  通过作业试验,云南省气象部门在洱海流域开展长期人工增雨试验作业条件研究,建立洱海流域人工增雨模式;通过改善人工增雨技术,针对有利的降水云层开展适时增雨作业,提高人工增雨作业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培养出一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影科技队伍,提高增雨效益。

  气象部门在洱海流域苍山东坡建设人工增雨外场观测作业试验区。技术人员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区域自动站等的观测资料分析云降水发展变化特征,总结洱海流域不同云系人工增雨条件判据,归纳出人工增雨概念模型和作业指标体系,再通过外场试验的试用、检验和改进,最终形成洱海流域人工增雨实时作业决策技术系统和规范化作业流程。

  据统计,2017年云南省湖泊、水库水质优良率为86%,与2016年相比提高2.2%,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能否“给子孙留下最好的洱海”?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并不断努力,是云南省气象部门作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