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活优富美”新福建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调研时为八闽擘画未来:“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一年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新福建建设找到开启“活优富美”之门的金钥匙。
五大发展理念勾画出五个维度,为福建新发展明晰了思路、方向、着力点。一年来,福建崇尚创新发展,开创转型升级新格局;注重协调发展,形成统筹推进新秩序;倡导绿色发展,增强生态文明新优势;厚植开放发展,拓展沿海开放新空间;推进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思想罗盘和行动路标,为继续深化发展新内涵、提升发展新境界谋篇定策。
新理念开拓新思路,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处在“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增长极中间的“八闽板块”悄然隆起,气象万千:今年前三季度8.4%的经济增速位居东部地区前列,经济朝着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良性态势运行;生态文明建设领跑全国,“清新福建”成为亮丽名片;围绕打造市场、开放、社会、生态“四个环境”大胆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生态补偿机制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破除新障碍,催生新状态
经济增速下滑、民间投资回落、企业效益滑坡……从“十二五”转向“十三五”的关口,“既要做大更要做优”的福建承受着追赶的压力、转型的阵痛,一度不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临停产减产。
以福建经济第一大市泉州为例,依靠发达的民营制造产业多年领跑全省,但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也接踵而来,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新发展理念则是破解当前遇到问题的科学药方。
转型当口,意坚者胜。泉州市及时提出了“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的大讨论,组织13个重点专题调研和成果转化、编制实施17个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策划高端缺失环节项目……泉州市决策者着眼于发展动力的转换、方式的转变,追求发展速度与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新发展理念对于我们来说既是考题,也是答案。”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
制造基地泉州的转型,是八闽大地追求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激发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创新探索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
港口生产VR(虚拟现实)系统、叉车驾驶VR系统、儿童教育VR系统、房间装饰VR系统……位于福州新区的长乐东湖VR特色小镇,VR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应用不断出现。于今年2月开业的这个我国首个新业态VR产业基地,正在进行着给传统产业带来颠覆性创新的跨界融合试验。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倪岳峰说,要在创新驱动中加速转型,在做大总量中优化结构,在加快发展中提升质量,着力构建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新常态下,福建省紧紧抓住新发展理念,设置发展新议程,努力把加快速度的机遇变为加快转型的机遇,把扩张规模的机遇变为提高质量的机遇。省委九届十四次会议专题研究转型升级,省委九届十六次会议又专题研究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省委九届十五次会议则专题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五大发展理念完全融入规划纲要中。刚结束的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对新发展理念深学笃用,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在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增强发展的活力动力、努力建设美丽福建等未来5年工作整体部署中。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新发展理念是相互贯通、协同支撑的有机整体;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整体协同,努力使福建走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摆脱路径依赖,实现全新发展,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魄力,更要有坚持不懈、坚守新发展理念不放松的定力。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厦门市在经历了一场艰苦转型攻关后开始蝶变,对新发展理念也有了破茧般的深刻体悟。今年上半年,厦门经济增速达到9.2%,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三成,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城市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明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这里举办……
“过去两三年经济增速连续在全省靠后,压力很大,但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初步尝到新发展理念的甜头。”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说,厦门今年提出打造五大发展理念的示范市,把五大发展理念融汇贯通,注重系统推进。
位于闽江上游的南平市,山青水碧生态质量一流,虽地处山区发展相对滞后,却坚守“绿色定力”不动摇。一年多来,该市先后否决了一百多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而在沿海的莆田市,则把一个投资260亿元、一年税收25亿元的林浆纸外资项目拒之门外。该市发改委主任林金波说,项目每天要消耗40万吨淡水,废水经处理后又排到海域,经过反复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放弃。
作为东部沿海追赶型省份,福建发展的压力巨大,发展的动力强烈,但始终扣紧新发展理念不偏航。这两年来,经济增速保持在东部前列、全国前七位,但同期生态环境却足以让多数省份羡慕,65.95%的森林覆盖率冠居全国,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全优,生态环境已成为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这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频现雾霾围城的背景下尤显珍贵。
福建的努力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今年8月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落户这里,一整套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制度体系正在加速构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部门“一岗双责”制度;取消34个山区县(市)GDP考核,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率先开展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和森林资源补偿……
生产发展、生活小康、生态良好“三生合一”的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福建呈现的最佳案例。福建省省长于伟国说,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彻底摆脱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行为习惯,摒弃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我们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执政行为的“度量衡”,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整体协调、全民共享
奔向小康、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发展理念为梦想照进现实提供了战略指引。
在离龙岩城区25公里处的雁石片区,由厦门市和龙岩市合作建设的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加快建设,一批新的标准厂房接近完工。这里将来要打造成为福建山海协作的示范区。园区建设九成投资额由厦门市拨付,前五年的税收将全部投入再发展。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貌,使福建区域差距问题十分突出,沿海地区凭借区位条件率先发展,形成了福州、厦门、泉州3大中心城市,多数山区则相对落后。在福建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程度就看如何弥合山、海发展差距。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省委省政府整体统筹,一系列山海协作机制次第落地:23个沿海强县(市)牵手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建产业园区;山区县用新增的用地指标到沿海与当地共建产业园区,可超前收储500亩土地……
新理念带来新变化,山海路网不断织密,山区的价值被重新审视。在小吃大县三明沙县,多个央企项目先后落户,高科技产业“生根发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在三明高新区金沙园揭牌成立;中节能三明环保产业园动工建设;MS760喷气式飞机制造项目落户沙县……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尤其需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重点和全面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平衡性。
“人往沿海走,钱往山区投”。福建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山”“海”差距日益缩小。福莆宁和平潭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加快步伐。全省“一盘棋”的理念不断强化,福建正探索一条山海协作、城乡统筹、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路子。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并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勾勒出共享发展的路线图。
在宁德市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的方块石碑伫立村头。返乡大学生杜赢在街道上开了一家茶叶店,把村里零星的茶叶生产进行规范化加工、品牌化销售,获得当地人社局和银行两笔共20万元创业基金和低息贷款。“现在扶贫政策非常好,大学生返乡创业空间很大。”他说,“赤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经过30多年扶贫开发,福建已没有国家级的贫困县,但却自我加压,脱贫目标不断提高。福建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选择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进行重点帮扶。这两年,这23个县经济增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惠及人民。在福建,省财政每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都超七成,用真金白银的民生大投入消解社会建设的难点、痛点。农村人口市民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渐趋均等化。晋江、石狮等地已率先实现“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主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福建决策者的追求。省委书记尤权要求,随时关注“木桶效应”的短板,及时施策,力争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掉队。
今年以来,“尼伯特”等台风给福建多地带来重大灾害,仅闽清县倒塌房屋就超过8000间。“尼伯特”过后,福建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大灾之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不搞零敲碎打的应急之举,而是整体筹划进行系统的制度性安排,制定出今后灾后重建规范标准。此次常委会通过了一个灾后重建总的《实施意见》和农村住房、公路、电网、通信业、水利设施等8个配套实施方案。目前,闽清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正加快推进,238个重建项目,已动建210个,动建率88.2%。
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思近谋远的“导航仪”,拓宽视野,内外联动,厚植发展优势
新发展理念是面向“十三五”甚至贯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尤其需要放眼长远、开阔视野,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处理好内外联动的关系,培育发展的动能和空间。
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如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闽台深度融合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以自贸试验区创新来深化开放、推动改革。
在厦门海沧自贸园区,一列满载着“福建造”产品的“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正从这里驶出,将途经中亚各国直达波兰罗兹。去年8月开通的这条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班列,让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形成交汇。今年前10个月,“厦蓉欧”货运班列累计出境50班次,货物重量达8272吨。
平潭自贸片区创新投资体制改革模式,将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147项审批事项合并为26项和四个办理阶段,每个阶段均实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四个一”运行模式,被商务部列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十个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快车道”审批机制……自去年4月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已推出190多项创新措施,创新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多项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这些创新举措极大促进了投资贸易便利化。
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福建自贸试验区最大特色,自贸试验区已推出30多项对台贸易便利化措施,比如采信台湾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认证结果、对台湾食品实施快速验放模式等。商务部研究院调研认为,这是目前最便利的台湾产品通关模式。
——以“海丝”核心区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
在“海丝”建设大局中,福建被赋予“核心区”的特殊定位,承载了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使命。今年4月,省委书记尤权率代表团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海丝”核心区规划引起东南亚国家极大关注。不少政府领导和商界首领纷纷表示对“一带一路”充满期待,与“海丝”核心区福建的合作空间巨大。
位于福州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皆富集团经过多轮谈判,于近日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共同投资32.9亿元在马来西亚建设6.24万亩水产合作基地。
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去年11月在福建成立,秘书处永久设在泉州,首届主席、恒安集团CEO许连捷说:“理事会成立以来,我们着手建立‘走出去’投资项目库,推进务实共赢的产能产业合作,目前已形成理事企业投资项目库,总规模达500亿美元。”
经贸合作初见成效,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今年2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首批180多位东南亚国家新生正式入学,开创了中国大学“走出去”的历史性突破。福建还举办了首届中国与阿拉伯城市论坛、东盟政府官员研修班等。
适应在全国开放大局的全新定位,福建也加快一系列开放开发平台的建设。去年8月,福州新区成为第14个国家级新区;今年5月,漳州市又被列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城市……福建立体式、全方位开放体系加速形成。
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引领未来。福建省正通过省部、省院共建工作机制,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带动一批“国字号”研发机构落地: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海峡分院等一批重大研发机构纷纷落户。
“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加快了创新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郑立谋放弃美国优厚的工作条件,来到厦门创建了艾德生物医药公司,凭借先进的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技术,成为行业国际领先企业之一。现在越来越多像郑立谋一样的人才汇聚福建,今年1月福建省还专门成立了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协会。
今年9月,国家批准出台《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福建省将发挥其在科技管理、人才引进、科技评价、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等方面“试验田”作用,强化创新示范带动,努力打造科技创新“智慧谷”,培育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优势。
今天的八闽大地,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活力不断激发,创富效益逐步显现。“福建省人均GDP已达1.1万美元,正在从中等收入经济向高收入经济迈进的节点上,更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通过加快各领域创新,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路子。”福建省发改委主任魏克良说。
五维发展,序幕刚启。
福建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努力在创新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福建都在用务实行动和自觉实践书写着自己的答卷——新中求变、变中求进、进中突破。五大发展理念在福建生根落地,正深刻改变和重塑八闽未来。
“十三五”开局第一年的开门红,福建起笔不凡,未来可期。“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追求,必将汇聚起“再上新台阶”的磅礴力量;“建设新福建”的火热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