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调研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对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18.12.2015  19:13

近期,时任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玉珠带领文化部调研组围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赴福建泉州、莆田、平潭三地开展调研。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文化市场司副巡视员孙秋霞以及文化产业司政策规划处、政策法规司调研处、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领导参加调研,福建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陈秋平、副巡视员赵建宏以及市场与产业处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组认为,文化产业在拉动消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

一、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正旺。2014年,莆田市文化产业2014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文化产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闽台文化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文化旅游是其支柱产业之一,预计2015年,全区文化旅游总收入占GDP的10%。

二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以泉州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和领SHOW时尚天地街区为例,两个园区通过吸引大量文化企业入驻,使老厂房焕发了活力。其中,凸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因其设计贴近生活,产品新颖实用,深受消费者青睐,连续两年获“中国十佳工业设计公司”,在泉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文化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如领SHOW时尚天地街区,入驻设计、动漫、创意休闲等企业90多家,汇集5200多名80后、90后从业人员。2014年园区产值达13亿元,上缴税收1.3亿元,充分显示出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

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十分迫切

一是消费需求的变化迫切需要产业转型升级。以莆田市为例。在莆田市工艺美术产业中,红木家具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着重要角色,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地红木家具的销售下滑态势明显。莆田工艺美术城作为莆田最大的工艺美术销售区,2015年销售额同期下降明显。如何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已成为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以泉州功夫动漫设计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起初以动漫影视剧制作为主要盈利产业,近年来开始转型为动漫推广和营销,致力于推动动漫与实体经济融合,帮助动漫企业实现目标利益。该公司2014年实现产值4454万元,创税332.7万元,同比增长100%,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企业、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泉州市十佳创新商业模式。

三、对下一步文化产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来看,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多元化已成常态,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巨大。各级政府应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拉动消费、促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是把转型升级作为“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时期应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文化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加快由注重数量扩张的规模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提高。在具体措施上,特别是要运用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于高新科技和互联网的新型文化业态。同时,要着力加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引导和推广。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但存在企业实力不足、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出台政策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引导扶持各地推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应将文化领域创新创业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支持范围,加强文化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建设,支持“专、精、特、新”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为文化领域创新创业营造氛围、做好服务。

(摘编自文化部简报第242期)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