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反传销组织窝点捞人 收费1.6万遭质疑

10.08.2015  11:02

  7月30日傍晚,被骗进传销窝点整整七天的广西籍小伙李楠(右)终于被解救,看到同学后低头大哭。

   收费1.6万 反传销组织“鼠窝”捞人

   静海传销十年不绝;民间反传销人士向求助者收费救人,身份、公益性受质疑

  7月30日下午7点22分,天津静海县北环路到津沧高速的入口处,老王将李楠从一辆银灰色夏利车中叫出。他自由了,抱着迎上来的大学室友高松,泪流不止。

  广西男孩李楠,今年23岁,刚刚工作一年。7月23日,他被骗入传销窝点,在心理防线快被攻破时,大学好友们凑了一万六千元,委托反传销人士将他救出。

  这次营救从7月30日上午10点半开始,到傍晚近7点半接到人结束,历时9小时。

  期间,老王带着李楠的四名同学,与新京报记者一起,探查了静海县老城的八九个传销窝点,使用过一次手机定位,找过城郊的5个传销野外聚集地,还接打过数不清的电话。

  由于缺少监管,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至今没有正式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高昂的收费及身份的不合法,带来的是众多的质疑与风险。

   第1幕 信好友

   【小伙误入“传销” 5条短信锁定静海】

  李楠被前同事王洋洋骗入传销窝点。7月25日,礼拜六,清晨5点19分,李楠大学室友赵喆的手机连续接到5条短信。

  “吉吉,我是李楠,现在被骗进了传销。”其余四条短信的大意是,被困静海县一平房内,外面在修路,旁边有气象局,快报警。支付宝密码为×××,把钱转出去,别回复。

  6月29日,李楠接到王洋洋电话,这位在六月初从北京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离职前往天津的同事说,新工作很好,每月能挣到5500块钱,劝他辞职来天津发展,“先发个简历,你来的话估计月薪能有六七千。

  发了简历,李楠很快接到了一位“白经理”的面试电话,对方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就让他去上班。

  他上网搜索这家公司,没找到官网,只有一些招聘信息,显示这是一家去年新成立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纠结了两天,想到有朋友在里面,李楠便答应了对方的邀请。

  7月23日中午,李楠来到天津,下了火车对方来电,“项目组在静海县,你坐大巴来吧。”正犹豫时,王洋洋来了电话,“快来吧,在哪不是挣钱啊。

  抱着看一眼再说的打算,李楠搭车前往静海。王洋洋和另一个“同事”来接他,一切都和李楠想的不一样,天下着雨,两人带着他走走停停,在街边吃了一份麻辣烫后,就催他快点走。

  拐进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所谓的宿舍——一个平房小院,“刚进院子身后的铁门就被关上了,王洋洋不见了,另外那个人把我带进屋。

  “我心里一沉,紧张起来。”李楠刚拿出手机就被对方夺走,屋里的三个人问他,“有几个人知道你来这了?你看我们这像做什么的?

  他编出了十来个人:爸妈、同学、朋友……事实上,没有人知道他被困在静海老城的一个小平房里,这天是礼拜四。

  7月25日,礼拜六,清晨5点19分,李楠大学室友赵喆的手机连续接到5条短信。上午11点才看到信息的赵喆被吓到了。

  “吉吉,我是李楠,现在被骗进了传销。”其余四条短信的大意是,被困静海县一平房内,外面在修路,旁边有气象局,快报警。支付宝密码为×××,把钱转出去,别回复。

  这是李楠偷偷发出的求救短信,一心想着怎么逃出去,他无心睡觉。黑暗中摸到了同屋人的手机,给赵喆发出了这五条短信。

  这之前,李楠曾被两个人勾肩搭背地押着去过一个旅店。旅店里几个房间里都是传销新人,对方反复告诉他,你看,我们干这个不犯法,也没人来抓我们,门口有摄像头,你能出来,但你跑不了。

  被困的几天中,李楠的“师父”除了不断重复上面的话,还一直问他,“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看我们这是传销吗?你觉得你出的去吗?”这些试探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想让他放弃逃跑的念头,尽早配合。

  周六上午看到李楠的求救短信,赵喆马上联系在北京工作的另一位大学室友高松,高松跑去李楠之前的住处一打听,人已走了两天。

  赵喆这时也接到了李楠的电话,对方不再像往常叫他吉吉,而是称呼大名,听筒的回音能听出开着免提。

  赵喆当时表示不确定是不是李楠本人,在电话里问,“我们的宿舍房号是多少?住几个人?都是谁?”那头的李楠故意答错,赵喆确定他出事了。

  很快,高松拨打了天津的110,电话转给了静海警方,那头的警员表示,提供的信息太少,没办法去找人。

7月30日10点多 ,天津静海县疑似李楠被困窝点,反传人士老王翻墙进入打探情况。

   第2幕 急救人

   【接头“反传销” 要价两万元】

  为了救出李楠,高松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反传销组织,和一个姓于的人砍价到一万六,约好礼拜四(7月30日)在静海和老王会合,先救人后给钱。

  高松动员了更多同学帮忙救李楠,他们想了个好办法:让老乡用壮语和李楠通话,一般人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这个办法很有用。李楠用壮语传回了信息,把天津描述为“我上大学的城市”,静海描述为“安静的海”。

  李楠刚到窝点的几天,对方对他软硬兼施,一会儿威胁、恐吓,过一会又端茶倒水,甚至第一个晚上时,还有人为他端来洗脚水。

  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对方一刻都不停地说教,哪怕是发呆,也会突然被“拍醒”。“师父”还会讲很多励志故事,“他们把那些命运悲惨的主人公逆袭成富翁的故事背得滚瓜烂熟。

  与此同时,高松和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一则广告,对方称可以帮忙救人,打过去一问,要收2万元。“太贵了,而且还不知道靠不靠谱。

  坏消息很快传来,李楠告诉同学,对方让自己用身份证解锁支付宝,里面有两万多块没法转走。

  高松有点急了,无奈之下,只能联系反传销组织,和一个姓于的人砍价到一万六,约好礼拜四(7月30日)在静海和一个叫老王的人会合,先救人后给钱。

  老王介绍,他们是京津冀反传销协会,团队有七个人,其实就是私家侦探,专门帮忙救人。

  这是李楠被困的第7天。早上6点半,高松和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南站出发,在天津与赵喆等3位同学会合后,一行人在上午10点抵达静海。

  在静海汽车站,40多岁、穿着烟灰色背心休闲短裤的老王出现了。

  确认李楠被骗入的第一个窝点在气象局附近后,他首先让赵喆试着打李楠电话,“手机开机才能定位。

  得知电话能打通,老王带着众人走向事先备好的车,“其余人包个车跟我的车走,先去气象局附近的窝点。

  老王是东北人,常年在天津、河北一带救人,今年4月初,新京报记者曾随同老王在天津一个传销窝点中,救出被困28天的女孩小静。

7月30日11点,老王用手机收取对李楠的定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