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文明旅游要拉动经济又要防疫
再过一周,连放八天的“十一”长假就要到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市民出行会有哪些要求?9月23日,宁波市召开的全市国庆中秋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会议上,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厅假日市场视频会议精神,今年的“十一”长假,将通过九项措施保障“双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文明健康。(9月24日潇湘晨报)
在今年“双节”长假到来之际,“限量、预约、错峰、疏导”应成为各地景区的标配,而今后这些措施也将成为景区治理的新常态。对景区来说,新常态是保证游客安全的必要之举,但也必然会导致游客数量减少、经济效益降低等考验,但这种考验并非是坏事,景区应当化压力为动力,进一步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挖掘和提振旅游消费水平,推动景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享受走进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的旅游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意愿被暂时抑制,但并没有消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出门旅游依然是很多人的选择。景区采取“限量、预约、错峰、疏导”等治理措施,就是为了营造更加安全的旅游环境,为游客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可靠的保证,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必须采取的措施,这是对游客负责,也是对景区负责,容不得任何的麻痹大意。
客观来看,由于旅游程序变得复杂、管理更加严格,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会变得困难,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游客的出游选择。游客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预约,那么在目的地的选择上会更加慎重,很可能要在再三考虑、对比权衡之后,选择最有吸引力、最具性价比的目的地,这就意味着景区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只有那些内容出众、服务过硬、体验舒适的景区才会赢得最多的关注,保持客流量的充足稳定。
与此同时,游客量受限,对景区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单纯只依靠销售门票、售卖普通产品来获得营收就会很困难,当然更加不能采取欺客宰客等违规违法手段,必须加大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力度,深入挖掘产品附加值,以此提升经济效益。比如可以多研制一些具有景区特色的文创产品,可以开发新的旅游路线或是借助数字科技增强游览体验,这也有助于增强景区的发展后劲。
旅游管理的新常态,对景区而言既是考验也是机遇,如果能够把握住机遇,实现景区自身发展的新突破,那么就能够打开一片新天地,拓宽景区长远持续发展的路径,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满意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福州文明办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