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普及 父母长辈也加入“双11”网购大军

12.11.2014  16:43

  东南快报讯 “买!买!买!”一年一度的“双11”又来了,今年你熬夜了吗?从2009年开始至今整整6年,“双11”除了光棍节还被赋予了网络狂欢购物节的定义。上至淘宝、京东等主流购物网站,下至朋友圈的微商,大家都打着“双11”的旗号大肆打折提升顾客的购买欲望。

  “马云背后的女人”

  对于千千万万“双11”前熬红了眼守在电脑前的女性,网友给了她们一个昵称——“马云背后的女人”。

  “还有什么可以买的?”昨天一大早,福州市民孙女士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浏览购物网站一边给朋友打电话分享昨晚熬夜的战果。近一周以来,她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浏览购物网站。除了挑选自己最近想买的,孙女士还在寻找自已或许能用得上的东西。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选择在‘双11’买东西?”孙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便宜”。

  “昨晚看到一款羽绒服,‘双11’零点秒杀只需199元,这款专卖店要699元呢!还有一款床单和保温杯,都是半价。”孙女士兴奋地说。

  孙女士最近准备结婚手头较紧,可也在朋友感染和各种广告轰炸下将那些看似实惠的物品一起加入购物车。几年购物下来,孙女士发现“双11”并不一定能真正的省钱,很多真正便宜的东西也未必能秒到。可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一天买东西?“就是凑凑热闹,觉得大家都买自己不买亏了。”孙女士告诉东南快报记者。

共2页 1 2

  男人们眼里的“双11”

  面对“双11”期间,女人们的“买买买”行为,男人们怎么看?

  “由着她买呗,还能怎么办?”从事医生职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妻子的每个“双11”都是在血拼中度过的。让张先生感到郁闷的是,妻子这个月十号刚发的工资就没了,仅仅是过了一个“双11”。

  公务员杨先生则对妻子“双11”期间“买买买”的行为比较坦然。“我们会一起看看有什么确实划算的家居用品可以买的”。杨先生说,妻子平时购物比较理智,偏爱网购一些平价的家居用品,因此杨先生并不担心妻子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双11”网购狂欢日,部分受访男士表示会支持家人“血拼”。而还有一些受访男士则希望,家人不要因为觉得“不买就吃亏”,而买来了一堆并不需要的商品。

  长辈也加入“买买买”大军

  历年的“双11”网购狂欢节,参与其中利用电子设备“买买买”乐此不疲的大多是年轻人。不过最近两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普及,家里的长辈也开始学会网络购物了。

  “今年双11卡又刷爆了,我的贡献更小了,但是父母的贡献急剧增长。”媒体从业者陈小姐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在“双11”来临之前,就会陆陆续续收到家中长辈发的信息,“帮我看看这个好不好?哪个颜色好看?”那时,购物车里早已满了。

  陈小姐说,几年前自己开始网购的时候,父母总是反对,说网上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要瞎买。而最近两年,父母对于网购的态度却有了365度大转变。“其实有时候网上买回来的东西真不一定就比实体便宜”我们开始理智消费的时候,父母却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