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双溪古镇元宵灯会:一席民俗盛宴
宁德网消息(陈孝眷 张尚瑶) 新年新春新愿景,古城古街古民俗。2月22日,时值农历正月十五,屏南县双溪古镇大街小巷处处彩带飘扬、灯笼高挂,一派节日喜庆气氛,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会——双溪元宵灯会即将隆重登场。因其独特魅力,灯会吸引来自十里八村的数千名群众纷涌而至,一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数百年来,这里的百姓一直用一颗颗满怀热忱的心和虔诚的信仰,以他们古朴的表达方式,祈盼新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双溪元宵灯会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信仰与宗族祭祀活动,最早于北宋时期就有香亭迎神、火龙祀福、城隍巡游等活动,现在更是入选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双溪灯会上,不仅能看到制作精美的花灯,还有国家级‘非遗’铁枝表演、全国少有的舞香火龙、舞狮子等民间绝活,还能聆听到来自宋朝的鼓亭音乐。”已经组织灯会几十年的陆修干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而此时,古镇的街头巷尾,小孩们欢快地相互追逐、玩耍,随处可见为晚上的灯会表演而紧张忙碌着的人们,耳边不时传来阵阵爆竹声,这既表示着某个团队准备就绪的信号,更是盛会即将到来的序曲。
夜幕终于降临,头排灯、香火龙、铁枝、狮队、花灯、鼓亭,千米的踩街长队在众人的期盼中缓缓走来。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走在队伍最前头的筒灯灯队,在锣鼓声的映衬中尽显庄严肃穆,也是在向世人宣告这是一场祈福求平安的盛会。
紧随而来的,是长达36米、吞吐着龙珠的香火龙,伴随着锣声鼓响,游龙上下翻腾、左右回旋,犹如巨龙出海,威风八面。而这威猛的香火龙,却只是在一根约30公分粗的大草绳上以稻草所编织,再插上两万多枝的香火而成了“香火龙”,且需八、九十名壮年轮流配合舞动。因地制宜的取材,独具特色的设计,无不体现着古镇人民的智慧。此刻,香火星光闪闪,烟雾缭绕,檀香弥漫,在元宵灯会夜色烘托下,游龙更是栩栩如生。
刚见证了龙的威猛,又来感受狮的雄风。双溪的狮,高大威猛,据说它有中原文化的血统,也有闽越文化的影子,融合南北文化,独具特色,自明朝以来代代相传。自旧时起,古镇就分东、南、西、北四大城门而各奉一狮,每次亮相,暗地里都是互相较量,必各自拿出看家本领,龇牙眨眼、跳窜跃吼间一比高下,灵活、生动的舞狮表演,让孩子们心头乐开了花,更是引来阵阵喝彩。
“快看,铁枝表演来了。”正当人们还沉浸在刚才的热闹和欢腾之际,缓缓驶来的彩枰车队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只见花车上几名十来岁的孩童,一副古典装扮,或执笔,或弹琴,或作揖,端坐于数枝细铁枝之上,神情自然,而这古老的铁枝技艺在现代灯光的映衬下,尽显高雅柔情。
未见鼓身,但闻鼓响。在一阵古典音乐的伴奏下,一座流光溢彩的亭子在人们的注视下悠然而来,原来鼓声的奥妙正在其中,这就是全国少有的鼓亭音乐。一群身着汉装,手持中国传统古乐器的队伍,围绕鼓亭左右,奏出一曲曲悠扬的古乐,令人仿佛穿越历史时空,瞬间来到那久远的古代。
正当人们沉浸于美妙的古乐时,一队花灯走来,不由得令人眼前一亮。在形式各异、多姿多彩的花灯中,“公生明 廉生威”“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等字样的花灯格外引人注目。原来,今年的元宵灯会,组织者特地将廉政元素融入其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廉政文化,传统的灯会与当代廉政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让人耳目一新。
在满天烟火的映衬下,在人们的祈盼中,这千米的踩街长队,就这样巡过千家万户,带上众人的虔诚祈愿,沿着古街老巷,浩荡前行。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悄悄流逝,精彩纷呈的表演足以令人回味无穷,置身于烟花古乐中的人们更是意犹未尽。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民俗盛宴中,幸福的笑容映衬在每个人的脸上,老者、孩童,表演者、游客,所有人都是参与者、见证人。而这,也使得这份古老的民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