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实施科技引领行动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18.12.2014  23:01
罗源县近年来着力转变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继续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食用菌产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食用菌产业,稳步提升基地优势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福建省罗源农民园示范基地建设,不仅转变、拓展、提升了基地产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起步镇石材厂关停后群众转产转业开辟了一条发展途径。突出以打造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动“三化联动”的基地发展目标,改造旧竹木菇棚新建设施钢构大棚,目前核心区内的食用菌种植形成了集中连片,2013年-2014年两年间共新建设施钢构大棚近400亩;紧紧围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龙头企业建设,2014年创鲜、长兴等2家企业新增投资超千万元,新上了创鲜、祥业等2家食用菌加工型企业;大力实施品牌化工作,在“罗源秀珍菇”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加大“三品”认证力度,2014年4家企业、专业合作社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获得成功。 2014年新投入设施大棚、冷藏库、食用菌精深加工、利用废菌包生产有机肥、以及设施花卉苗木、果蔬等生产资金6367万元,是省级专项补助资金的32倍;注重推广“五新”集成技术,结合建设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县项目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省级示范县项目,在基地内设立了“创鲜”、“百谷”2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1所食用菌农民田间学校,根据食用菌生产季节和菇农需求,聘请专家讲授设施标准化、保鲜贮藏等一系列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农民参与性互动性培训学习,实现了专家与菇农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的示范作用,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基地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推动了罗源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2014年示范基地产业集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85元,比全县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7700元,增10.2%。由于基地的示范推动,有效地带动了中房、西兰、飞竹、霍口等四个乡镇食用菌产业的兴起,建立了产业集中区,呈现出规模化生产格局。预计全县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62亿袋,鲜菇产量9万吨,销售产值7.5亿元。 2014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参训人员1100多人次。同时,充分发挥罗源县食用菌行业协会沟通桥梁作用,加大食用菌科技开发力度,有效地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促进了罗源县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7月18日中国科协、财政部在《人民日报》第八版刊出罗源县食用菌行业协会为201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