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人大把脉预防、打击侵财犯罪工作
武平县第十六届第十九次常委会上,委员们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预防、打击侵财犯罪工作情况报告及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相关调研报告,会议审议认为目前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侵财类发案总量仍处于高位;基础工作薄弱,群众防范意识淡薄,社会防控体系不健全,对未成年人教育管控不够到位;公安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打击非接触类、地域性犯罪等新型案件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对今后工作,委员会认为:
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一方面,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编发短信等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盗窃犯罪的危害性、打击和预防盗窃犯罪的必要性,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以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引导群众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把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将户外财产及时入户,不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完善防盗措施。以案说法,及时预警,加强防范。大力宣传见义勇为的典型事例,在社会面上营造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良好舆论氛围,教育群众一旦遇到不法侵害,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辑拿犯罪嫌疑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案。
要坚持严打方针,维护社会稳定。全县各级人民政府及司法机关一定要充分认识社会治安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严打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始终保持对侵财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大力打击和防范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入室盗窃、抢夺、抢劫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做到严打严判,决不放纵罪犯。
要加强基础工作,提升防范、打击实效。健全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农村要发挥村级治保、调解、中心户的作用,城区发挥小区内保、物业管理人员的作用,在辖区开展治安巡防工作,结合警务巡防,织就防范网络。对流动人口、重点人员、高危人群、治安违法人员、两牢释放人员、前科劣迹人员、刑拘取保人员等刑嫌人员进行帮教管控,对重点阵地如旅馆、出租屋、网吧、建筑工地等犯罪易发阵地加强管控,同时加强对废品收购业、旧货业、电脑、机动车修理业等易销赃阵地的控制,建立常态的检查整治制度,在这些行业加强查赃、控赃、追赃力度,全力为被害群众挽回财产损失。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和缓刑监管人员的帮教工作,掌握动态。
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素质。进一步加强公安干警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针对当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智能化、高科技化的特点,公安机关要强化信息综合研判,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大力加强公安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正执法和依法办案能力。政府要为公安队伍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通过调整、调动、招聘等渠道解决警力不足问题。
要增加经费投入,为防范和打击犯罪提供保障。政府要加大对公安机关在技术装备、监控网络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投入,逐步完善技术设备和防控设施,走科技强警之路。要进一步保障办案经费,参照其它县市的做法,制定符合办案实际的财务报销办法,解决民警办案的后顾之忧。要不断完善破案奖励等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民警潜能,提高破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