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家少年科学院落户外附小

19.11.2014  13:50

小院士”接过少年科学院院旗。

  黑色的遥控航模拉着一面蓝色旗帜腾空而起,旗帜在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外附小”)操场上迎风飘扬。前天下午,厦门首家少年科学院在该校成立 ,取名“启明星”。
  中国少年科学院副秘书长屈源专门来厦为之授牌。他说,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于1999年创建的中国少年科学院在全国中小学校设了600多个校级科普示范基地。“在‘启明星’之前,厦门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事实上,这在整个福建省也是屈指可数。”屈源坦言,福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相对较晚。
  为什么设在外附小?有一个硬指标不得不提:外附小去年派出10名小学生携5个项目,首次参与第九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全国展示交流活动。最终,有4人光荣加冕“小院士”,另有6人分获“预备小院士”和“小研究员”称号。这充分显示了该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
  不过,屈源表示,获奖及成果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考量因素,关键在于外附小以培养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办学特色之一,并且能够定期开展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前天同时开幕,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可获徽章,而徽章就是进入“启明星”的敲门砖,这迅速调动起全校学生的热情。
  事实上,作为厦门市的一所科技教育基地校,外附小的科技教育氛围很浓烈。走进该校的科学课堂,依墙而立的一排展示柜陈列学生们的各种奇思妙想,还收纳了教师的诸多发明创造,师生同台,秀创意比观察,玩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