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节日文化味越来越浓 文化活动丰富群众假日生活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我市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市民和游客在领略厦门“高颜值”的同时,也感受到这座城市越来越浓的“文化味”。
在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城市颜值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市各类文化机构、文化活动的数量与日俱增,城市总体文化氛围日益浓郁。但深入探究,在文化硬环境越来越扎实的基础上,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仍有提升改善的空间。记者走访多个文化活动现场,听市民谈感受,并请相关专家提出建议和思考。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见习记者 林施)
氛围渐浓 文化活动丰富群众假日生活
国庆中秋长假已过去三天,在曾厝垵文创村,刚刚正式对外亮相的厦门文创展示中心,让您一边了解金砖五国的历史文化,一边欣赏两岸工艺大师的艺术精品;在同安影视城,一场场“穿越”活动展示了非遗项目锡雕的魅力;在集美诚毅科技探索中心,中国未来空间站、天宫一号、长征系列火箭等多项科技体验让您应接不暇……此外,您还可以去市图书馆、闽南大戏院、思明区时代美学馆来一场心灵之约,静静享受一段文化时光。
国庆长假前,本科学美术专业的于嘉佳早早地在网上搜索文化活动的信息。看到集美大学美术学院汪贤俊博士10月1日在传世艺宫美术馆举办以中国山水画为主题的讲座,于嘉佳当天下午赶过去参加。于嘉佳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厦门的文化场所明显增多。接下来几天,她还打算去影剧院欣赏演出。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庆中秋长假,音乐类、戏剧类、讲座类、展览类等文化活动几乎每天都有安排,至少达到几十场――各式各样、面向不同群体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假日生活,渐渐成为我市节假日的常态。
提升空间 岛外居民想在“家门口”参与
庄小园是同安新民中心小学的一名音乐老师。前天上午,她带着孩子从同安赶到集美嘉庚剧院观看了大型人偶音乐剧《灰姑娘与水晶鞋》。她告诉记者:“欣赏音乐剧,不仅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也加强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
开心之余,庄小园坦言,跟岛内的文化艺术氛围相比,岛外相对还是弱一些,“我住在同安,其实我身边很多人都喜欢参加文化类活动。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也想多听听音乐会,但平时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孩子,一想到出门往返要占用一定时间,就放弃了。如果能在家门口参加文化活动,当然更好。”
记者在梳理今年国庆中秋长假的文化活动时发现,大多数活动地点集中在岛内,岛外的文化活动也往往集中在海沧和集美,分布不均。这样一来,不少岛外居民无法直接在“家门口”参与活动,算算花在路上的时间与耗费的精力,不少居民就放弃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想法。
而当记者想统计长假期间文化活动的总数时,发现举办的所有活动也缺少集纳整合,不少活动都需要登录官网一一查看,市民知晓活动的渠道往往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因此,文化活动在宣传推广方面,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数据]
据市文广新局社文处统计,目前,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0个,其中,国家一级馆9个,国家二级馆1个。
全市有公共文化馆7个、镇(街)综合文化站40个(镇级16个、街道24个)、村(居)文化室(中心)486个、基层文化活动基地(示范点)55个,其中,镇(街)文化站室内总面积达6.3万平方米。
全市有剧院、剧场、影剧院等场馆17座、音乐厅6座,演出场馆总建筑面积249355平方米,观众总座位数20744个。
全市有公共博物馆、纪念馆4家,民办博物馆4家,公共博物馆馆舍总建筑面积100251.5平方米。
[建议]
在更多的地方开“文化市集”
周昱住在岛内,一年前去台湾做交换生回厦后,开始留意身边的文化创意活动,“这类活动大多集中在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和沙坡尾艺术西区。”周昱提出建议,厦门各个区域应该多开展一些周末市集、创意艺术展览等活动,并把专注力放在活动内容本身。
洪钰莹住在集美,之前从事文化产业工作。她觉得,集美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但同安、翔安很多市民也有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我希望同安、翔安能开办设置更多的文化机构,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
书院可邀请更多名家来讲学
文博研究员何丙仲说,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文化平台,如何利用好这些平台,很值得思考。“在我看来,好的文化环境还需要好的引导,比如,我们有很多环境很好的书院,可以多邀请一些名家来讲讲国学,深入浅出地讲一些通俗易懂、有营养的文化内容。”
洪钰莹说,这些年集美区的文化场所多了起来,很多众创空间兴起,如果多请一些“大咖”来开讲座,或请一些成功人士来谈经验,可以让文创活动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