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老人用镜头记录厦门巨变 老照片装了好几箱

01.06.2014  10:34

  除了数箱老照片,孙永春将他拍过的底片也一一珍藏,这些影像资料既承载着他的个人回忆,也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变迁。

  孙永春在电影演员陶玉玲来厦拍戏时为她拍的照。

  《甲午风云》编剧叶楠来厦时孙永春为他拍照。

   人物名片

  孙永春,1942年4月生,辽宁人。1966年初任厦门水警区新闻干事直至1986年底。1981年至1986年,先后为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等来厦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拍照片写报道,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也曾为丁玲、魏巍等作家拍摄新闻照片。从2010年开始,先后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发稿40篇。

  厦门日报讯 72岁的孙永春,在发黄的灯光下,细细整理着箱子里的老照片,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有些照片已经褪色,有的照片出现了斑点,上面的脸孔开始模糊不清。但孙永春仍像宝贝般地将它们一一分类放好,对于他而言,这些照片里所见证的人和事,是他一生中的黄金岁月。

  “厦门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了许多人的梦想,我也是其中之一。”孙永春说,很多时候,恍惚里他觉得自己还是那个背着相机,拿着纸笔奔走在厦门的新闻干事,正忙碌地穿梭在历史的洪流中,用镜头记录着发生在厦门的一切——包括邓小平,包括那些来过厦门的名人,包括厦门土地上一点一滴的变化。

  1

  用照片讲故事

  他用镜头留下了丁玲、魏巍等人在厦的身影,这些老照片都发表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上

  厦门,既是孙永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他梦想的安身之所。而他所身处的年代,恰好是厦门风云变幻之际。他以新闻为职业,走遍了厦门的山山水水,用笔和照相机展示着特殊年代特殊环境的历史风貌。

  几十年下来,孙永春已积攒了数箱的照片,面对这些珍贵的史料,孙永春却陷入了迷茫,这么多照片,究竟该如何处理?直到2001年,他第一次看到了《厦门日报》的老照片栏目,一个灵感突然迸发,“我就想,我也可以翻老照片,告诉大家背后的故事。”但这个念头,却在2010年才付诸行动,孙永春第一次往城市副刊投稿,从那以后,他的生活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把照片背后的故事都说出来。

  第一次投稿之后,孙永春常常在自己有些阴暗的小房间里坐上一整天,翻阅一张张老照片,与此同时,也翻阅着自己的思绪。伴随着改革开放,厦门这颗耀眼的新星,既迎来了中央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也迎来了许多全国知名的作家、影星,丁玲、魏巍、杨沫、叶楠、茅善玉……这些珍贵的记忆,都被孙永春细心拾起,配上照片一同发表在《厦门日报》上。“有些故事,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厦门日报了。”孙永春指着一张合影笑说,原来,1981年著名影星陶玉玲第三次来到厦门拍电影时,孙永春与一名文化干事合作采访她,稿件登在了当年6月28日的《厦门日报》上。不知不觉,孙永春已经在《厦门日报》城市副刊上述说了4年的故事,发表的文章和老照片足足有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