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率先出台进口食品标签模板 降低货物口岸滞留成本

10.11.2014  15:19

    新华网厦门11月10日电(记者 刘默涵)“众多进口婴幼儿乳品应如何区别选择?”“酒类、休闲食品又该怎么识读?”……

    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在选择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时,真正面对的其实只有食品标签。然而,在进口食品的检出问题中,标签问题长期居高不下,一段时间竟占到了八成。

    如何让小小的食品标签真实反应出食品质量内容?近期,厦门检验检疫局率先全国制作出台了一套通俗易懂的进口食品标签模板,让进口商能尽快掌握食品标签的法规、标准要求及制作“窍门”,以此保证进口商及消费者的权益。

    小小标签问题多

    最近,初为人母的厦门市民刘小姐,在为宝宝选购进口奶粉时犯了愁。网上有些标榜国外原装进口的洋奶粉,标签上一个中文文字都没有,是不是更安全呢?

    “不可盲目追捧纯外文奶粉。”厦门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或者标签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口。并且自2014年4月1日起,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境内加贴。

    可以说,食品标签是食品内在信息最直观的体现,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规范进出口食品贸易以及加强食品安全的风险控制,世界各国在食品标签管理中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标准。

    然而,厦门检验检疫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却发现,一些进口企业并未规范操作。

    例如,在检验不合格的进口葡萄酒中,检验检疫部门发现,有的企业将普通餐酒、地区餐酒标注为法定产区酒,有的则把半干或甜型葡萄酒标注为干型葡萄酒,还有的添加了我国不允许使用的色素等添加剂,中文标签上却隐瞒了这一信息。

    厦门规范模版破题

    面对进口食品标签存在的诸多问题,规范标签模版成为厦门检验检疫部门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久前,厦门检验检疫局率先全国制作出台了一套通俗易懂的进口食品标签模板。这套模内容涉及酒类、婴幼儿配方食品、茶叶、糕点等19类常见的食品,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标明各类食品标签需涵盖的内容和制作要求。

    以婴儿配方乳粉标签模板为例,强制性标示不但要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原产国/地区、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营养成分表,还必须标示产品类别属性、使用、配制指导说明及图解、警示语等。

    “进口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只需根据这套模板,便可快速入门,了解产品是否符合我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要求,并制作出一张规范有效的食品标签。”厦门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表示。

    事实上,通过这套模版,进口商的行为已得到大大规范。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这套标签模板已于厦门口岸试点应用了两个月。两个月以来,食品标签一次通过率从20%大幅提高为60%,货物的口岸滞留成本大幅下降,通关速度有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该套标签模板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高度肯定。目前,厦门检验检疫局已将这套模板汇集成册,为相关企业开展免费培训。